联合早报

蔡裕林:纪念李光耀的两个层次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10-12 07:45
蔡裕林:纪念李光耀的两个层次

今年是李光耀百岁冥诞。举国上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展开缅怀致敬活动。半年多来,从政府到民间的真情表露,再次印证尽管他老人家已离去八年,留给国人的印记依然那么动人鲜明!

为什么要缅怀李光耀?因为没有李光耀及其团队,就没有今日的新加坡,这已是国人的共识。不过,深层检视今年的缅怀活动,明眼人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值得关注的表现(现象)。

课题显然环绕着政府和民间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才是最完整、最具意义的表达方式。确实,人民行动党政府早已表态,阐明这一节日的重大意义,并且乐于看见民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事态的发展确实显现国人表达了值得肯定与赞扬的一面。

不过,严格追究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存在着根本性的视角与定性差异。说白了,问题不是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而是该以怎样的视角和定性看待李光耀政治遗产。

这里至少牵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李光耀的政治遗产(定性);二是如何宣导与传承李光耀的政治遗产。

首先须要厘清,该以怎样的政治属性确立李光耀的政治遗产?

为了说明立论缘由,这里不妨引述李光耀的遗言:“我的人生不是依靠某种哲学或某些理论指导的。我把事情办好,让别人从我成功之道中总结理论或原则,我不会搞理论。”(《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第162页)。“我读了很多理论。我对理论相当有兴趣,因为我自己喜欢建立理论。不过我喜欢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印证。我还没有找到一个主张现实社会中人人平等的理论。”(《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第187页)

以此检视李光耀的政治遗产,对于思想理论的构建,他由始至终都没有固守特定的意识形态或理论;事实反而凸显他由始至终都在寻找与开启自己的理论建设。

这就意味着,李光耀由始至终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理论。换句话说,他的政治遗产也就具有特定意义上的理论,而不仅仅是一种说法或看法,或者只有体制建设,没有思想。因为政治理论是由严谨的思维逻辑与理论框架构建起来的。也因此,问题的区别应该是,不是有没有李光耀思想理论的存在,而是李光耀思想理论该有怎样的内涵与外延,精神要义是什么。

至此,问题的探究并没有终结。承认存在李光耀思想理论是一回事,李光耀思想理论是否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又是另一回事。因此,检视李光耀思想理论在后李光耀时代的现实意义,也就应当成为当下国人关注的焦点。

毋庸讳言,从政府、学界到民间,对于有没有李光耀思想理论、应该不应该以李光耀思想理论的专有名词阐述,不无争议,但这并不妨碍学术探究的进行。

显而易见,定性不同,宣导与传承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为,严谨的思想理论具有一套可资参照的哲学、价值、知识体系和设定政策的坐标与核心思想(实用主义)等。着眼成功治国的政策依据与借鉴,虽有可取之处,却未能提供完整的系统性视角与决策依据。

这就意味着,通过思想理论的构建与传承,对比不同领域政策依据的宣导与传承,不仅存在着性质差异,更必然造成效应的迥异。

其次,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和宣导李光耀的政治遗产。

显而易见,不论通过怎样的方式纪念李光耀以表达敬意,都应获得肯定与赞扬。区别就在于,这种纪念与宣导,到底是聚焦他的功绩和感恩,还是更加关注他为新加坡留下的政治遗产——作为新加坡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前者意在通过对李光耀的致敬与感恩,同心同德沿着前人开辟的成功道路前进;后者不仅感恩李光耀的贡献,更是紧贴他遗留下来的思想理论作为前进指引。这就是两者最大的不同点。

作者是独立时政评论员,著有《李光耀思想解读与探究》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