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马虎不得的新加坡政治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播放一部有关社会名人被媒体不正当地追踪信息与新闻的纪录片,一名模特儿说,如果可以重来,她不会要当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是很耀眼、享有某种特权,但私人空间与自由才是无价的。
这个7月的新加坡政坛,热闹得令人惊讶,甚至错愕,几起事件涉事的不仅是公众人物,更是政治人物,而政治人物在新加坡,是各种标准的制高点,马虎不得、松不得。从政,代价很高。
清正廉洁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为官者和人民的代议士更不能贪污腐败,须严守高操守,这是在新加坡从政的基本要求。
事实上查看中英文“公众人物”的定义和责任,都指明公众人物因身份特殊,拥有一般人不具备的优势地位,言行也具一定影响力,理应成为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的模范。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也就是说,新加坡的从政要求,其实并没有超乎公众人物应有的标准,但是在维护这样的标准和体制时,新加坡是立下了非常严格与环环相扣的把关机制,确保有什么标准什么目标,就要说到做到。这样的运作在公共部门更是有目共睹。虽然现实当中难免还是有百密一疏,还是有害群之马,但马虎不得的律己要求与严格把关制度,能确保新加坡即使有疏失或害群之马,整个体制还是能稳健运作,国家人民没有受太大影响。
这或许应该才是最近几个政治人物事件中,我们更应该关切和审视的细节与后续结果。没有制度能确保百毒不侵,百诱不惑,但一定要确保它不会不堪一击,人毁国亡。
从交通部长易华仁被贪污调查局调查,到原国会议长陈川仁与淡滨尼集选区原议员钟丽慧爆婚外情,以及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原议员贝理安与该党青年团主席佘雪玲也涉婚外情,这些事件考验了当事人本身的责任与处理问题的态度;考验了他们的家人,以及他们所属政党和服务机构的应对能力与智慧。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验————也一直被忽略的是,社会大众本身。社会大众对这些事件的要求与看法是什么、做了怎样的思考,或希望事件能带来怎样的觉醒或警示?如果没有思考,就只限于对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的无限谩骂嘲讽、对工人党则寄予同情,或只是把这些政治丑闻当作是政治笑话来围观,我们其实也没有做好公民的责任。
现在不是看剧的时候。因为这些事件更凸显了,无论是国家、公私机构或任何政党与组织,都需要果敢、正直与有诚信的人来领导和服务,尤其要维护好整个清正廉洁、危机应变能力强又有人情味的体制。这样的体制需要有人建立和加入,也需要民众一起爱惜与尊重。
社会大众在议论事件时,若对朝野人物有双重标准,对体制内的人无论对错就是一面倒的谩骂,那是对有心从政,或愿意投入公共服务的人发出了“何必自讨苦吃”的强烈信号。而双重标准地对待反对党人出错,给予更大同情与包容,对反对党的壮大更是无益。政党组织一不严以律己和松散,缺乏自我要求与监督机制,就很难避免政党会走向腐败。社会大众一旦一再对反对党发出可以双重标准、侥幸过关的错误信息,这只会害了反对党。新加坡需要健康的政治生态,包括正直的朝野人物,健全的朝野机制。
行动党一向有它应对国家危机与政治危机的一套,当家的一贯担当与严谨态度,是它给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保证。只是在这第三代政治领导过渡到第四代领导班子的期间,任何事件与差错都会更容易被不同阵营的政客与坊间放大来看,诚实与透明的交代,以及各种后续的补修与机制的检视等等,会是必要的巩固信任与信心过程。
工人党则从2021年的辣玉莎说谎事件,再到最近的贝理安与佘雪玲婚外情曝光事件,让人们看到党组织的松散,尤其是在面对党员出现重大问题时,似乎欠缺周详考虑与处理,甚至漠视举报人的信息,以致事情越见复杂。而它在公开交代事件时,信息总欠缺完整,也难明确知道工人党对有关行为的立场,或后续上是否对组织与党员的行为有进一步要求、是否会加强内部的监督机制等等。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关键是,当事人怎么承认、担当和处理,而不只是交由组织和机构来承担一切后果。作为党的中坚分子,选在错误的一边是个人选择,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辞职或开除只是暂时了事,后续还需要更大的力量来重建党的形象与信任。当事人除了辞职还能做什么或还应做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弥补或担当方法?这或许是值得思考的。
在新加坡从政,从来就是no-nonsense的,必须认真,马虎不得。也因为如此,只有真诚的有志之士才能跨出那艰难的一步,愿意牺牲时间和精力,包括与家人的时间为国为民服务。私人空间与自由对任何人都是无价的,对于这些愿意挺身而出真心从政的人,我们的社会须要多珍惜与尊重,并不断营造有利的氛围让更多人愿意这么做,才能确保新加坡能有一代代的良人组成好政府与政治领导、提供好的治国机制。
一味的反体制、谩骂体制内的人和政治人物,只会不断阻碍有心人从政和投入公共服务。在对政治人物有高要求时,我们也该要求和提醒自己,即使不能挺身而出,也要帮助国家引入和找到对的人,为国为民。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