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港区议会改制 非政权组织不宜封闭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4-27 09:15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政府即将完成地方行政检讨,区议会将保留,但要回复《基本法》列明的“非政权区域咨询组织”定位,产生方法亦将改变。反修例风暴后,中央落实爱国者治港,区议会要专注民生,政治化是死胡同,与此同时,区议会作为反映地方居民意见的组织,开放性愈高,愈能反映社会多元多样。选举政治有时可以变得民粹和极端,但不应因此抹杀选举问责、选民监督的作用,公众参与度愈高愈好,区议会直选成分不宜大幅压缩。区议会的权力与规模,过去数十年持续扩大,倘若官方打算削减区议会的职能、权力及直选议席,是否还有必要维持现在的规模、耗用那么多的公帑与津贴,值得商榷。

纠正昔日区会乱象

不必大减民选成分

现届区议会任期今年底结束,政府检讨区议会组成及功能,已接近尾声。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表示,区议会值得保留,来届议席与现届相若,区议员薪津不变,不过产生方法要改变,议员会以“多种方式”产生,同时将“保留一定选举成分”,外界解读是未来区议会将恢复委任制,至于具体安排为何,有待官方公布,李家超谈的主要是一些大原则,包括:1)要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区议会要去政治化,回到《基本法》第97条所提及的“非政权性区域咨询组织”属性;2)地区治理须由爱国者掌握,确保特区有效管治;3)强化地区治理架构,体现行政主导,加强地区动员能力。

首届区议会1982年由民选、委任、当然和官守议员组成,40多年间,无论角色、职能及权力,都在不断演变。论构成,大方向是民选议席比例持续增加,官守议席只维持很短时间,至于委任议员,尽管回归前后出现转折,但2016年,区议会委任议席亦全数取消,只保留27名当然议员。论角色职能,区议会的“非政权区域咨询组织”宪制定位,虽然从未改变,但实权持续扩大。2010年政改方案,立法会增加5个“超级区议会”议席,由区议员选出,另外又赋权区议会推选117名选委会成员,标志区议员有了选举立法会议员及行政长官的政治权力;地区事务方面,特区政府下放权力,让区议会自行处理一些地区小型工程项目,亦令区议会握有更多资源运用的实权。

当然,这些年来,区议员们有否好好运用这些权力,则是另一回事。2010年代,香港社会变得高度政治化,区议会成为政治斗争的战场,现届区议会于反修例风暴高峰期选出,政治化情况更一度推到极致,区议员会上集体唱带有港独色彩的反修例歌曲,有区议员借出办事处举行民主派初选,又支持政治揽炒。民生事务方面,过去十年八载,一些由区议会推动的地区工程项目,都被批评是“小白象”乱花钱,“不能避雨亭”、“阻街石墩”等更沦为笑柄。另外,政党政客为了选票,将地区小我利益置于社会大我之先,也是屡见不鲜,反对马料水填海以免影响对岸私人屋苑景观,正是一例。检讨地方行政改革区议会,有其合理性,问题是怎样改。

反修例风暴后,中央落实爱国者治港,不容反中乱港、宣扬港独的人进入政治体制之内。即使区议会只属非政权区域咨询组织,但始终是体制一环,选举制度修改,不会只触及选委会、立法会及行政长官,而不及区议会。可以相信,日后有意循直选方式角逐区议会的参选人,将跟立法会参选人一样,需要通过资格审查,另外还有宣誓制度及DQ (取消资格)机制。问题是既然有了这些机制确保区议员爱国爱港,是否一定要大幅减少民选议席。

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选举制度亦然。近十年八载,右翼民粹主义抬头、政治极端化加剧社会撕裂对立,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然而不应因此抹杀选举一个最关键的功能,也就是让选民可以运用选票,将表现不称职的民意代表撤换,从而体现监督与问责。区议会职责是反映地区居民意见,虽然民意表达方式不一而足,但直接选举肯定是其中一个开放度最高、最能体现问责精神的方法。香港是多元社会,中央修改立法会选举制度时,强调无意搞清一色,既然区议会要“回归基本”,作为只具咨询功能的非政权组织,无论开放度还是公众参与度,应该愈高愈好。就算官方真的认为,有必要因应过去几年状况,减少直选成分、防止政治极端化,民选席位比例亦不宜降至五成以下。

区会角色职能若大削

议员人数薪津应调整

过去两年的政治及选举制度变化,已经大大强化特区行政主导能力,只要官方敢于向既得利益说不,绝对有能力避免小我利益凌驾大我。未来区议会的职能,细节有待揭盅,其中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与关爱队、分区委员会等组织的功能重叠,倘若改制后的区议会职能大幅减少,部分地区工作跟关爱队重叠,民选成分又低,这样的区议会,是否还有必要维持现有规模,值得商榷。过去数十年,区议会规模不断扩大,政府为区议员所提供的薪津亦水船涨高,一大原因是很多区议员都是全职议员、全职从政。倘若未来的区议员,变成以兼职及委任为主,市民必然会问,继续花这么多公帑于数百名区议员身上,是否物有所值。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