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从”中国+1”到“台湾+1”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12-02 13:58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社论

几年前,台湾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代工生产商,纷纷受到欧美品牌商的要求,除了在中国大陆生产之外,必须在其他国家建构另一个生产基地与供应链,一般将其俗称为“中国加一”(China+1),中国加一的目的在于如果两岸关系恶化,或是美国对中国大陆加大抵制力度,生产不致中断,大幅降低品牌商的商业风险。

可为什么是中国加一,而不是整个离开中国大陆呢?因为多年来台商在大陆投资极大,不论是土地厂房,连熟练工人和基层干部,都很难移出大陆,而这些成本损失是巨大的。根据全国工总去年所做的调查,87%的大陆台商现阶段不会移出中国。

曾几何时,美中对抗提高了中国解放军攻台的可能性,欧美厂商又要求台商在台湾生产之外,也需要寻找另外一个生产基地,这便是“台湾加一”(Taiwan+1)的由来。

不论是中国加一或是台湾加一,台湾企业究竟要选择去哪里呢?

回台湾?台资因为减税优惠,在过去三年的确大量汇回台湾。但是台湾对于大型企业,缺工、缺电,都是致命的难题,最后这些资金大多投入股市、房市,造成台湾经济更大的困扰。

越南?越南优秀人才几乎已经用罄。日本是对越南投资的第一大国,南韩第二、大陆第三、台湾仅居第四。越南许多优秀人才早已被日商、韩商以高薪网罗一空,台湾企业不仅很难招聘到优秀人才,而且必须付出比韩国与日本企业更高的薪资,成本很高。

印度?印度虽然有庞大的市场,但是印度人思维方式与台湾差距甚大,而且印度大部分的基础设施落后,对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速度与品质都是问题。

那泰国呢?日本、南韩厂商多年来早已把泰国打造成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及其供应链基地。台商现在去,为时已晚。

澳洲?澳洲本身的市场虽然不大,但是拥有数百万华人族群,包括来自大陆、香港、新加坡、台湾。而且澳洲铁矿、煤矿、羊毛等原物料丰盛,和大陆的距离遥远,又与美国及欧洲诸国交好,未尝不是台湾企业的绝佳选择。

爱尔兰?在1990年代,爱尔兰曾是欧美最积极招商的国家,藉助低税率(10%的企业所得税)争取到包括微软、IBM等大型国际企业设立公司。爱尔兰是欧盟诸国最欢迎外国移民的国家,所以很容易找到优秀人才,是外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最佳跳板。

捷克?捷克在旧苏联时期分工体系下,负责汽车包括卡车与坦克的制造,所以其钢铁与汽车工业基础雄厚,晚近在生物科技与软体产业上也有不错发展。捷克位处欧洲中央,运输也是它的优势。

美国?美国虽然科技发达、市场庞大,但是竞争激烈、工资昂贵。台湾大型企业中,台塑集团在德州投资石化工业,规模庞大且获利颇丰;然而科技产业却不然,台积电(2330)虽在亚利桑那州设立两座晶圆厂,但张忠谋直言:美国工程师的敬业精神不敢恭维。鸿海集团规划在威斯康辛州设立大型面板厂,后因当初承诺给予钜额优惠的州长争取连任失败,投资计画延宕至今,最后有可能无疾而终。

如果是台积电或台塑集团供应链厂商,赴美投资风险甚小,但若是独立企业,必须三思再三思。

全球疫情肆虐近三年,将原先不可能的在家上班变成普遍被接受模式,未来除了少数员工,其地理位置在何处,已经不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未来国际级企业更可能聘雇全球各地优秀人才,以三班制方式工作,成了真正的日不落企业。

科技是解决缺工的方法,人工智慧、机器人、数据科学等,对于人才缺乏,将产生关键性的帮助。

穷则变,变则通,一场疫情风暴及金融危机,有可能开启企业转型思维的新契机。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