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纪赟:发挥本地民间文化组织积极作用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12-02 07:55

狮城脉搏

今年9月,参加了新加坡清史研究学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10周年庆祝活动。这个民间组织从10年前只是几位业余爱好者发起,直至2015年起每两个月定期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清史相关书籍的导读会,到现在有了一定的人气与成果。他们还组织了多次清史实地考察团,10年间筚路蓝缕,一直坚持定期组织文化活动,以此来丰富新加坡民众的精神生活,真是难得。

民间文化组织的难处,局外人颇难体会,例如坚持了80多年的民间学术组织南洋学会,这么多年来的资金主要就是靠自筹,以及像李氏基金及诸多热心团体与个人的资助。经济上的开销,以及人力上的捉襟见肘,一直是困扰着本地民间文化组织的两大难题。

这次清史研究学会的活动,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在会上致辞,他提到新加坡的华族文化源远流长,并与其他各族国人一起“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我们如今能引以为傲,富有包容性的新加坡。……并打造了一个独有的新加坡华族文化”。他强调“新加坡的先辈们大多都是移民,为此,我们除了了解本土历史外,也应该探索认识我们区域的文化背景,以便让我们更清楚明白先贤们的故事”。

确实如此,新加坡文化带有不同种族留下的印记,随着社群之间的互动不断演变。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本地民间文化团体不仅要帮助华族社群,也应关注其他社群,以加强不同背景国人之间的互动互助。

新加坡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商业都市,我们每天的时间都被明码标价,闲暇乃至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与艺术,就都成了奢侈品。但文化本身包含有隐性的抚慰人心与凝聚精神的潜在力量,要打造具有独特国族精神,并展示新加坡的软实力,则又不可或缺。因此,像清史研究学会、南洋学会这些组织,看似对新加坡经济毫无帮助的活动,比如推广国人阅读习惯、参与跨族群与宗教的联谊、保留与研究本土文化等,却能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增强国人的精神韧性,也提高整个国家的人文品味。

除此之外,国际间除了军事、外交与经济上的竞争外,文化也是国家间“比拼”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化的时代,像新加坡这样的开放体制,更容易面临国外文化的侵蚀。因此如何保护并研究新加坡本土文化,如何弘扬体现本国国族特性与文化价值观的精神取向,是关乎国家长远兴衰成败的隐性因素之一。没有文化或者文化弱势的国家,迟早会被国外强势文化影响并侵蚀,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增加民众国族认同感

民间文化组织的挣扎求存虽无比艰辛,但这种自下而上的自发活动,却在极大程度上补充了政府全力包办的不足,效率也更高,更具灵活性。本地的民间文化组织,其实起到一种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们有效维护了地方文化的持久传统,并且极大程度增加了民众的国族认同感,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生活的重要一环。

新加坡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改进民生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此同时,文化相关部门也对民间的文化发展不遗余力。像本地各种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新加坡华乐团等公共文化设施,就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软性投资。因为整个社会的文化供给是一种公共需求(Public Needs),民众也需要政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各类公共文化产品。

但是,为了有效调配社会资源,政府当然不能全然包办,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民间文化组织获得政府的鼓励与一定的支持,就非常必要。而民间文化组织的积极活动,又提高政府在文化资源配置上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民间文化组织一般更为贴近民众的直接需求,并且由于自发性与主动性,可以在微观上更加灵活。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关注及通过从这些民间组织获得的反馈,获取民众文化需求的直接信息,以优化文化供给的结构与配置。除此之外,考虑到民间文化组织财力上的困难,未来是否可以让这些组织参与竞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例如大型文化或社科活动的主办权,或者由政府向他们“购买”活动,借此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类似的运作在很多国家都相当普遍。这样一来,政府文化部门在保持自身政策中立的原则下,也能对本地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助力。

作者是本地文史爱好者

宗教研究者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