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祥:回归25年 香港下一步矛盾中
来源:联合新闻网
作者:陈国祥
冠病疫情爆发自今,香港一直处于近乎全闭关状态,港人一再争议如何及何时能与大陆通关?何时能与国际通关?究竟应该优先与大陆还是国际通关?香港是否恢复与外地通关事关重大,通关通向何方同样攸关大局。如同香港主权回归25年来,究竟应优先于去殖民化而与大陆融合,抑或保持与国际紧密接轨进而在政治制度上也成为民主阵容的一员,也是争议不休,左右拉扯不断。
香港究竟应是中国化的香港还是世界化的香港?当年西方国家撬开中国的大门,香港率先与世界通关,国际化最早也最彻底;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香港已然世界性多于中国性。四十年前,为了处理主权回归后制度与价值观南辕北辙的难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期望井水与河水并存而不互犯。相安无事七年后,大陆欲在香港注入一点中国元素,从国安法到国民教育课纲,都立即引起香港部分市民与政党强烈抵制,他们要香港保持高度国际化的纯净状态,而避免被内地化,不要受制于中央政府,甚至企盼跟上世界主流,起而要求高度自治与完整民主,坚持一步到位,不容打折扣。北京对于港人的吁求不接受也不压制,摸摸鼻子容忍坐视,使得世界的香港保持不变。
三年前爆发的“反修例”抗争,在“反送中”的包装下,很快演变为众多港人坚决与世界政治通关而抗拒与大陆制度通关的运动。由于部分诉求变调,且暴力频仍,授予大陆政府“止暴制乱”的理据与口实,随后祭出港版国安法与“爱国者治港”选举制度,一举剪断香港通向世界民主大潮以及与国际势力接合的渠道。香港自此虽然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经济上仍然是世界的香港,但政治上进一步成为中国全面管治下的香港。
香港在政治上闸门自此被撬开,北京管治权畅通无阻,这不仅表现在港府的权力配置、选举办法、司法惩治与限缩公民权上,也表现在其防疫政策上。大陆政府坚持清零政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香港为了尽快恢复与大陆通关,不得不比照办理,虽然因社会民情与政治体制有别而打了折扣,但中央坚持香港不能弃守清零政策,港府乖乖照办,以致香港与国际之间的通关严重阻滞。香港经济的国际连结程度堪为世界之最,严守边境已使香港经济深陷困境,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都市,不与世界通关当然无法逆转衰退。
大陆仍坚决动态清零,对外防范甚严。香港疫情起起落落,不被认为有条件与大陆通关,如果国门大开,外人带疫输入加剧,则与大陆通关将更没有指望。所以,在疫情的防控上,香港只能做中国的香港,不能做世界的香港,即使今年以来世界多数国家放松国际管理,甚至全然开放,香港也只挪动一小步,唯恐跌跤后更跨不进大陆大门。
香港是弹丸之地,与外地通关一定要畅行无阻,但通关通向何方,却是香港的头等大问题。当下的香港,政治与防疫通关的方向是中国大陆,经济的通关方向则是国际甚于大陆,即使与大陆的经贸及金融关系也是建立在其高度国际化的基础上。如果政经的通关方向长期不一致,香港处在分歧的矛盾中,焉能既常保繁荣又长治久稳?
作者是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