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葳:商人和企业家的商业模式
思维空间
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这样评价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李嘉诚的帝国制造了无数商品,却没有一件世界级的品牌,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全靠的是垄断和结盟。他富可敌国,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没起到什么作用。”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Businessman),但他并不是一位企业家(Entrepreneur)。
李嘉诚也这样坦诚过:“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政治家,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
我从事产业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商业化的工作有17年了,接触了许多带着技术下海经商创业的科技人员,也接触了许多国内外的成功商人和企业家。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他们有时候看上去很类似,但是他们的商业逻辑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我想通过观察商人和企业家如何使用信息这个角度,来理解他们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
商人赚钱的核心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套利。他们在社会中积极寻找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地方,维持或增加信息的不对称,甚至创造信息的不对称。只要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就有套利的空间。他们会寻求更广泛的联系,链接更多的信息源,发现这样的商机。他们是一群极其聪明的人,善于掌握信息,隐藏信息,操控信息。
他们不需要团队,因为更多的人参与,信息就更容易泄露。他们通常都尽量一个人工作,或维持一个极小的团队,就算是有合作方,他们对信息仍然会小心和严密地控制,这是他们赚钱的基础。信息的不对称往往造成了社会运营的低效,而恰是这样的低效,给了商人赚钱的机会。
几年前我认识一位以色列的朋友。他情商极高,说话风趣幽默,特别能聊天;同时也特别善于包装自己,对自己的衣着,出行方式和社交媒体上呈现的内容都极其考究。交流过程中,让人觉得他人脉极广,国家领导人,商界翘楚,都曾和他一起进出夜间场所,有一群抽雪茄的好兄弟。
在合作过程中,所有的信息线索,他都会严格地控制,绝不轻易介绍。只有他的利益被锁定后,才会有限度地开放部分信息渠道,同时还会尽量将双方的沟通复杂化,让自己仍然对后续的沟通有着充分的影响力。虽然这并不是最高效的信息交流,但这是他的利益基础,他理因尽最大努力去维护。同时,如果要长期合作,伙伴也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他的利益基础。
企业家的核心是利用商业信息,协调社会资源并创造价值。表面上,他们和商人一样拓展人脉,参与各种商业活动,酒局饭局,寻求更广泛的联系,链接更多的信息源,但是他们的目的是发现各方需求和了解生产资源,并通过调整和组织生产资源满足需求,创造价值。
对于他们来说,信息的不对称性不是他们赚钱的基础,有时候甚至会阻碍各方认识到需求的价值,影响他们创造价值的机会。他们实现利益的基础是掌握大量的商业信息去协调关系,组织人员,建立合作,提供服务,开展生产的能力。只有掌握了信息,他们才能调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更好地协同,高效地做事。
他们有时候会尽可能地去消除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不对称,分享信息,让自己的团队和合作方也能高效地利用信息,协调合作,创造价值。在这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他们让社会运行更加高效,自己也能够积累财富。
这几年,我们支持了不少中国和新加坡的科技企业家,一位来自中国的科技企业家就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他创业20年了,仍然在不断地学习了解新的技术创新,他的企业也在这20年里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和新的市场。
我们帮助他的企业在新加坡建立了研发运营基础,他也和我们分享了许多该行业里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同时还介绍了许多曾经帮助过他,和他合作过的企业家、投资人,当然也有商人。这些联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链接了广泛产业资源,也帮助我们找到了其他的合作机会。
商人和企业家没有对错善恶之分,这点上我同意李嘉诚先生,大家不要给他们“戴上什么帽子”,只是商业模式和利益基础不同而已。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复杂的,在商业活动中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兼具商人或企业家的属性,但在长期商业博弈过程中,大家还是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倾向性。
这个世界的信息互通越来越高效,合作的过程中各方的信息交流也会更加的顺畅,如果自身的盈利基础是信息的不对称,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合作中的影响力是在不断的减弱。我们支持科技人员离开研究机构创业,支持中新两国的科技企业跨国发展,就是帮助科学家下海经商,帮助科技企业在中国或是外国做生意。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希望大家跨界发展,跨国发展的过程中,少一些商人的精明算计、投机套利之道,多一些企业家的开拓共赢、价值创造之道。
作者是新加坡创士锋(Transfong Ventures)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复杂的,在商业活动中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兼具商人或企业家的属性,但在长期商业博弈过程中,大家还是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