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峰会重开象征性大 中欧关系未到春天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中断一年的第23次中国—欧盟峰会前天重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视像会谈,欧方称之为一次对中国的“警示峰会”, 警告中方勿向俄罗斯提供支援,亦不得协助其规避制裁;中方则重申对俄乌战争劝和促谈的既定立场,再度警告西方制裁措施的危害,同时呼唤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和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对于中欧投资协定、台湾等热点问题,双方反而着墨不多。从会后无联合声明来看,双方分歧仍未缩窄。在欧洲已被深度绑定在美国战车的新政治现实下,中欧关系已处于不进则退的十字路口,经贸往来成为最后的“压舱石”,北京也应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更加务实地面对中欧关系。
去年相互制裁停开峰会
习警告勿将经济武器化
在2020年6月第22次中欧峰会之后,2021年峰会罕见中断。过去一年,中欧关系进入多事之秋,去年3月,欧盟以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华实施制裁,是六四后欧盟首度制裁中国。中方采取反制,制裁欧方10人和4个实体,5月欧方随即冻结中欧投资协定;11月,欧盟成员国立陶宛允许设立“台湾代表处”,被指背弃“一中原则”,遭中方贸易杯葛,欧盟遂向世贸组织投诉……历经连串紧张和波折后,这次中欧恢复年度峰会,至少标志双边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
按照惯例,中欧年度峰会是由中国的国务院总理与欧盟“双主席”共同主持,而习近平与米歇尔和冯德莱恩两人的会晤,只属会见交流。中方引述双方认为,今次会见“开诚布公、坦诚深入,增进了相互了解,也达成了不少共识”。而所谓“共识”,根据欧方公布,包括将扩大“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夏季前举行环境与气候高级别对话、恢复高级别数字对话等,多为技术议题。而对于中欧投资协定、立陶宛问题,都无共识,至于欧方要求恢复人权对话,中方亦无回应。
俄乌战争无疑是今次峰会的一个焦点,欧方要求中方即使不支持对俄制裁,也不要“干预”西方的制裁,即协助俄方规避制裁,否则将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而中方仍重申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特别的是,去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增幅达27.5%,显示经贸关系成为中欧之间的最大亮点。但在峰会前,欧盟放风称,中国全球贸易的逾四分之一来自与欧盟和美国,而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仅占2.4%,言下之意是将此当作要胁中方的武器,要中方取舍。对此,习近平在会晤中表示,对乌克兰危机,“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把全世界都捆绑到这个问题上”,警告“不能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引发世界金融、贸易、能源、科技、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严重危机”。他指出,“目前这样的局面可能使国际经济合作几十年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如果局面继续恶化下去,估计事后恢复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抨击欧美制裁的语气之重,前所未有。
针对中欧关系,习近平特别强调,“中方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贯,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这段话明显是奉劝欧盟与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保持距离,但目前看,恐怕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俄乌战争的爆发,令欧盟的战略利益被更加紧密地与美国捆绑。
俄乌战争美欧綑绑紧
中方盼欧方自主对华
对于立陶宛问题,欧方仅重申其对“一中”政策的承诺,同时“对两岸紧张局势加剧表示担忧”;中方则只字未提台湾问题,因为知道问题的焦点不在欧洲而在美国。
中欧关系是一种特殊关系,超越一般的国与国外交,因为不仅是指中国和欧盟的关系,还包括中国与欧盟27个成员国的关系;欧盟亦不是一个松散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而是一个权力很大的一体化机构。用李克强的话来讲,中欧就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联合体”的关系。法、德等国是欧盟主导力量,也是中欧经贸的最大获益者,但立陶宛、捷克等东欧国家,与美国关系更密切,对俄对华态度更强硬,而这些“新欧洲”国家在欧盟中的权重日益加大,都增加了欧盟发展对华关系的阻力。正因如此,在对华友好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退休前,欧盟对华已经作出了“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因此,尽管习近平3月8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预先视像会面,为这次中欧峰会作了一定铺垫,且气氛相对缓和,仍无法为中欧关系带来重大突破。
俄乌战争被视为历史性转折,其外溢影响已然显现,鉴于美国对欧盟外交政策的深刻影响,中欧关系也难免受到波及。面对这新的“决定时刻”,中方需抛弃将欧洲视为世界独立一极的幻想,只能紧守务实发展双边贸易这条底线,未来中欧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欧洲如何认识自身,如何认识中国。这次峰会看到,中欧关系仍未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