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应积极避免野生动物为患扩大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3-14 08:12
社论:应积极避免野生动物为患扩大

本地野生动物为患社区的问题近日再度引起关注。首先是上周在义顺组屋区发生至少三起野猪撞伤人事件,由多个机构和义工组成的小组连日来在义顺公园全力围捕野猪,并暂时关闭公园以策安全。被撞伤的两名女居民一人正康复中,另一人还在住院观察。另一起事件则发生在上周五早上,四只水獭在清晨闯入实里达一带的私宅,吃掉屋主饲养的10条鲤鱼和珍贵的罗汉鱼,屋主申诉,这已经是该社区两周来第二度发生类似事故。

国家公园局野生动物管理高级署长吕福明博士日前在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透露,当局在2019年和202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内目前有约150只至200只野猪,处于该区自然生态可容纳的极限范围内。由于保护区衔接多个树林,因此野猪可能在保护区外的任何树林栖息。

尽管如此,本地动物保育组织告诉记者,野猪出现在蔡厝港、武吉知马、榜鹅、武吉班让和白沙等社区觅食的通报也有增加。

作为城市国家,我国长期以来在国土利用的规划上都小心翼翼,注重均衡发展,除了确保国人居住空间的舒适、工商业与水源等的发展需求,也尽可能不过度剥夺大自然所应有的生态,因为生态的消失容易,要恢复生机却必须加倍努力。

最新例子是建屋发展局日前表示,当局经过研究,决定保留位于兀兰北的一片4.39公顷的核心保留区;而位于义顺美通弄的一片6.4公顷林地,也将保留为自然公园,其中除了自然溪流以及河岸生态,也包括一些濒临绝种的生物。此外,建屋局和国家公园局等机构也正研究保留登加北与登加南所有受推荐保留区的可行性。

这是继去年乌鲁班丹区次生林地(俗称杜佛森林)发展概念规划做出修订,将西边的部分住宅发展规划暂时搁置,改为打造成自然公园之后,政府再次肯定住宅规划与自然生态可以兼容的好例子。

当局指出,各个生态区之间的串联,将有助于野生动物获取食物以及求偶,避免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

野猪、猴子、水獭等野生动物越来越频密出现在社区,一个关键原因正是原始的生活和觅食区被压缩,因此在人类活动范围的规划上,刻意保护它们的原有空间不受破坏,具有“双赢”意义。一方面当然是自然生态对国土稀少的珍贵性,再则是符合环保意识,第三是可为动物与人类的生活空间划出较清晰的分界。另一个造成野生动物进入住宅区的原因是厨余等食物没有妥善处理,吸引它们前来觅食,这是很多民众发现的野猪行为。但这同时也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领土”出现难以觅食的结果。

野生动物进入民众生活区的次数多起来甚至出现破坏性结果,引发民众越来越多的抱怨,至今为止,已经发生多次私宅饲养鱼遭受水獭咬死,甚至有人被咬伤,民众遭野猪攻击的意外也增加,这些都迫使我们不能不积极正视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以免更危险与伤害更大的情况发生。

公园局和相关单位向来积极呼吁公众,若遇到野猴等野生动物时,应该保持距离,也不要喂食。2020年6月生效的新野生动物法令,就规定喂食野生动物者,初犯将面临最高5000元的罚款,重犯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目的正是为了避免喂食可能导致动物受伤害,也可能造成动物不愿回归自己的家。

然而像野猪这类繁殖快速又具有攻击性的动物,单纯避免接触或喂食,能否完全阻绝它们入侵居民生活区?像水獭这类集体出动的动物,如何避免它们一再伤害住宅区养殖鱼的现象,甚至突然冲过马路时引起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当繁殖过度的现象出现时,是否能考虑以人为介入方式控制其数量?本地社会人口稠密、没有城乡之别,这是解决问题困难之处。

生态和大自然保育是意义重大的课题,动物保护组织对此有深入研究以及国际资源,应该更积极引进国外类似我国处境的成功案例,供决策单位参考,以便能在问题扩大与恶化之前,更妥善地解决。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