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展:全球通胀谁得利?
正当世界各国面对通货膨胀压力,美国联邦储备局如期做出量化宽松(QE)的退场准备,以及最快在今年第二季停止购债的计划。一般来看,减少向市场注入资金,意味着政府打算解决通胀率过高的问题。
然而,市场资金泛滥是一回事,真正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恐怕不光是热钱过多。全球供应链受到疫情影响,船运塞港,从码头工人、卡车司机到制造业人工短缺等问题,或多或少也让全球化物流变得没那么顺畅,也因而物以稀为贵,物价齐涨是预料中的事。
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指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存在反向关系,即当通胀率高时,失业率会下降,反之则上升。然而,这几年的黑天鹅、灰犀牛频繁发生,让物价飞涨但经济增长却没有跟上,就很有可能演变成通胀率与失业率一起上升,“停滞性通胀”的状况。
航运产业在通胀过程中责无旁贷
作为维系全球贸易重要的一环,航运产业,理所当然在通胀的过程中责无旁贷。我们可能还记得长荣货轮长赐号2021年在苏伊士运河搁浅,被罚9亿美元的事件。姑且不算上这笔罚金,根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去年的统计,光是过河费的收入就超过60亿美元,显示海运成本攀升,造成供需失衡,加重了全球通胀的压力。
另一则新闻也很值得关注,韩国政府针对海运价格的不合理,以意图串谋制定集装箱运费的最低费率,损害公平竞争等为由,陆续对23家海运商开罚,总罚金额达到约1亿新元,台湾的长荣、阳明、万海皆名列榜上。只不过,假设每家分担罚款,也不过影响长荣税前每股收益(EPS)0.02元新台币而已,无伤大雅;而运费涨势仍不见停止的迹象,难怪长荣可以发出40个月的年终奖金。毕竟,赚了那么多,企业税也得缴不少,乾脆做个人情犒赏员工,转嫁让他们分别去缴交个人所得税。
运费高涨,肥了航运业者和相关连的服务供应商,但也确实带来严重的通胀问题。埃及靠苏伊士运河赚进几十亿美元,但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升高了6.6%,在教育、娱乐、快消品等价格,更是上涨了10%以上。邻近的土耳其,不仅须忍受通胀之苦,还因为总统埃尔多安错误的经济与财政政策,通胀率更是爆冲到超过20%。
民生物价是很敏感的,就算强人执政,一但民间怨声载道,随时都可能发生社会动乱。乌克兰便是一例。虽说长期的地缘政治与复杂的历史因素也是关键,但引爆点乃是去年的天然气危机,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也就上升成为区域的政治与军事冲突。因为,全球能源价格提升,若企业无法吸收增加的成本,终究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
回到航运的价格,根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 Research)公布的数据,运送一个长度40英尺的集装箱从中国到美国西岸,价格在一年间就从1600美元上涨到4500美元,足足翻了将近两倍。
这样的涨幅,还没纳入因应气候变迁,COP26上22国代表倡议2050年以前,要建立跨大洲的“绿色航道”,逐步迈向零碳航运的过程,其中势必也将陆续淘汰传统货轮,代之以再生能源为主要动力的远洋运输团队,自然也得让成本摊派给每一段的运费。
在2020年疫情初期,全球大封锁,世界上九条主干航线综合停班率一度高达74%,造成塞单、满单的情况。而2020年下半年开始强劲复苏,特别是电商,宅经济成为消费主力,造成供不应求;又因为疫情下缺工,使得航运合约价格大涨,原本每月报价的进出口商,甚至一度每三天就得更新一次报价。
深究背后的原因,供需失衡确实是造成这段时间高通胀的主因,而各国的QE与纾困,往市场大撒币,反倒是次要因素。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升高,则可能是元凶。
然而,随着疫苗普及,冠状病毒重症率下降,各国政府开始将冠病视为流行性感冒来应对,加上作为制造主力的中国、东南亚等工厂陆陆续续恢复生产,理论上船运费应该要随着国际贸易的正常化,甚至是供应链重组后的在地化,而回归正常水平。
预计运费还要保持高位一阵子
当然,运费高对净利润是有帮助的,连带推升EPS和股价,世界贸易组织预估,要消化完现阶段积压的订单,大约还要到2022年底乃至2023年初。在这期间,航运公司要拼绩效,恐怕也还是乐见节节高涨的海运报价。由于需求持续,供应不确定,以及考量到港口效率等,预计运费还要保持高位一阵子。
你也在炒航运股吗?还是你有幸领到40个月花红?但别忘了,那是建立在全球通胀之上的利益,每一位但凡在日常进行消费的民众,在这样的结构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都被榨取了劳动剩余价值。
作者现任职于联合国资讯与通讯科技办公室(O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