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洪奇昌、尹丽乔:从赖清德访美看台北韧性外交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8-29 07:45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于8月12日启程参加巴拉圭总统就职典礼,往返过境美国。过境美国之前,北京驻美大使谢锋在阿斯本安全论坛上公开宣示,北京的首要任务“是阻止赖清德访美,这就像一隻灰犀牛,正向我们冲过来”。赖出访期间,国台办发出声明,将赖称为“彻头彻尾的‘麻烦制造者’”。各界对北京是否会因赖出访而升高台海紧张态势,皆密切观察。

不过北京强硬宣示之余,实际反应上仍有克制,台海维持了相对的平静。北京于赖出访时,在东海于12日至14日进行演习。赖刚返抵台北,北京又宣布计划在8月18日到22日于南中国海部分海域进行演习。8月19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又宣布将在台湾周边举行海空联合演训。三场演习的场域如果不是离台湾有一段距离,就是演习规模相对小。

北京的相对克制背后至少有两个因素:

一、北京不希望因赖出访影响美中关系“大局”。

拜登和习近平于去年11月峇里岛二十国集团峰会时,会谈三小时。会中,双方同意致力推动两国关系走出困难局面。不过,在今年初的间谍气球事件之后,美中关系止跌回稳的势头中断,最近才有布林肯、耶伦、克里等美国重要官员访华,重启交流。

美中经济于冠病大流行之后,皆面临不小的挑战。美国刚刚控制住通货膨胀。北京面临国内消费及投资疲软、青年失业率高涨、房地产市场泡沫、地方政府财政黑洞等棘手问题,经济可说已陷入“长冠病”的复苏迟缓。华府及北京都有专注处理国内问题的压力。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将在旧金山举行,各界皆在观察拜习是否再次会面,使美中关系重回去年峇厘岛时所计划的轨道。今年6月,布林肯于北京会见习近平时,习特别强调美中双方都同意落实他与拜登在峇里岛达成的共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在如此脉络之下,北京这次对赖低调出访所表现出的克制,不令人意外。进一步说,北京如果对台过度强硬,美国总统选举季要到了,难保对华鹰派政治人物不会操作中国威胁论,争取选民支持。这不符合北京利益。

二、北京的克制,和台美之间对赖这次出访的规划脱不了关系。

一方面,赖清德出访时过境纽约与旧金山,比照领导人于今年4月过境美国纽约与洛杉矶的安排。一般来说,台美互动越良好,台湾副总统过境地点越靠近华府。过境地点安排显示,赖享有“准总统”待遇。

另一方面,赖清德这次出访,是低调再低调。侨宴主要以闭门形式进行,出席的美国现任政治人物以市级为主。赖除了和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在旧金山见面,就没有和美国官员或国会议员会面的公开行程。智库方面,赖也没有活动。在巴拉圭,赖尽管和拜登的特使,内政部长哈兰互动热络,但没能再和副总统贺锦丽(哈里斯)“不期而遇”——2022年1月底拜登派她往宏都拉斯参加总统就职典礼的特使,就和赖清德见了面。

赖清德这次出访,代表对蔡英文近年来“韧性外交”的沿袭。“韧性外交”的核心为不卑不亢,坚守底线,在压力下不退让,但也不挑衅。年初蔡英文和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会面,即为“韧性外交”的典范之一。一方面,台北不顾北京军演的威胁,于麦卡锡表达意愿之后,蔡英文坚持举行“蔡麦会”。另一方面,会面地点选在洛杉矶,而不是台北或美国东岸,降低了会面的敏感性。北京对蔡麦会不满意之余,军事威吓,反应仍有分寸。

赖的这次出访安排,如“蔡麦会”一般,不退让,但也不挑衅。台北不可能因北京反对赖过境访美,而改变台美往来惯例;不过,这不代表赖会借机刺激北京。反之,他保持低调。最后,在台美合作控管风险之下,维持两岸情势的相对稳定。

这次出访对未来的美中台关系至少有两个启示:

一、美中关系维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对两岸关系维持稳定有益

台美若要吓阻北京文攻武吓,甚或欲吓阻北京片面改变现状,不只须要展现承受北京压力的能力及决心,也须要让北京对维持现状虽不满意,但仍持“可接受”的态度。

如果美中关系破裂,北京更不必考虑两岸关系影响美中关系,故一旦对台采取强硬措施时,更不会有所顾虑。因此,为维护区域稳定,必须一方面坚持底线,另一方面降低北京采取强硬政策的诱因。

二、美中台都应维持一定的相互理解和默契

赖清德这次出访行程之低调,和陈建仁在2016年副总统任内出访多米尼加过境纽约时的情况类似。当时美国管制媒体采访,也未安排与侨胞合影。从这角度来看,赖此行的确是遵循惯例。

不过,这次对赖过境的安排,和他在2022年出访宏都拉斯过境美国的安排,相较之下,差别较大。上次过境,虽没有机会访问美国东岸,但是有和不少美国政要进行通话或视讯会议。

两次出访,赖都是以副总统,而这一次又增加了民进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照理说,2024年总统大选剩下不到150天,赖应可把握机会,再次向美方政要阐述国安两岸外交理念。美方有“面试”台湾候选人的惯例,理当对此乐观其成。然而,赖过境美国期间,却没有安排较具政治意涵的活动。

笔者相信,台美之间应有一定程度的默契,以达成“有意义”的成果为要,没有必要为了突出宣传效果,而过度刺激北京。同时,这也可能是华府与北京间,在达成某种相互理解下,所做出的安排。

“韧性外交”,说来容易做来难。台美之间如无绝佳的默契及信任,台北在两岸关系上,就容易分寸拿捏不精准,不是过度强硬,就是另类的意外(surprise)。台湾政府换届之际,任何新领导人,必然都须要和华府磨合。赖是蔡执政团队的一员,如何有效把握并维持蔡政府时代的稳定,可信赖的台美关系,仍是未来赖团队所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洪奇昌是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

尹丽乔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