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蔡恩泽:抢盐折射市场“反恐”机制滞后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8-28 07:45

日本核废水8月24日正式排放入海,引发中国市场抢盐风,中国官方媒体迅捷发声,提示民众理性消费,无须抢购。中盐集团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承诺:“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抢购风在中国曾多次发生。1988年曾发生家电抢购风,商场所有家电数日内被抢购一空,就连睡在仓库里早已淘汰的老式家电,也被饥不择食的消费者抱回家。非典(沙斯)疫情期间抢购板蓝根,冠病疫情刚暴发时抢购口罩。抢盐风也非第一次,早在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后,失去理智的老头老太们利用平日里健身的功夫,疯狂冲向超市抢购食盐,小贩趁机涨价,500克包装的食盐原价人民币1块钱(约0.18新元),几经转手,竟卖到20块钱。这一次抢盐风是2011年抢盐风的重演。

恐慌是市场的无形杀手。恐慌就像如影随行的魔鬼一样浸透到市场的每个角落。这个世界,人心和世事一样难料。一小段负面传闻,借由恐慌性群体心理的放大,就能在极短时间内“搞垮”貌似庞大的市场。市场的脆弱,消费者的恐惧,商家的无奈,股市的浮躁,媒体的偏见,政府的滞后,一切尽在其中。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抢盐是无知者的恐慌。虽有抢购家电、板蓝根、口罩的教训,仍不长记性,受核扩散的恐慌心理挟持,又缺少科学常识,害怕海水污染,继而影响从海水提取的食盐,于是抢购囤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食盐产地分布很广,种类繁多,除了海盐,还有井盐、岩盐、池盐等。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池盐,就能满足13亿人口长期食用需要。在中国有足够能力供应安全食盐的情况下去抢盐,确实让人哭笑不得。更有甚者,见到抢购风起,不明真相的人还抢起了别的日用品。

从商家角度而言,日本宣布入海排放核废水后,中国零售商家缺乏超前意识,对消费者动态特别是抢购冲动没有充分预料,超市里食盐、酱油以及与海水有关的日用品储备不足,有的半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商家反应迟钝,等到醒悟过来,货架上已空空如也,无形中又放大了市场恐慌。如果货源充足,消费者也不至于疯抢。有的超市,营业员带头抢购,更制造了紧张空气。

从股市角度而言,投机者疯狂炒作为抢盐风推波助澜。在A股市场上,盐业板块闻风而动。苏盐井神、雪天盐业以及中盐化工等食盐上市公司股价跟涨,江盐集团股价更是连续三天涨停。一些精明的机构则趁机选择清仓出逃。据市场人士分析,部分游资在买入盐业股后,又借抢盐风,在资本市场趁机拉抬股价,引发热议,在一定程度上对“抢盐风”起到拉动作用。

从媒体角度而言,一些媒体在宣传上的片面性导致此次大范围的抢盐风。日本宣布排放核废水后,媒体连篇累牍报道核扩散消息,互联网各大主流网站的微博,更是疯狂转发有关核污染的信息,手机短信里核扩散的恐怖报道一条接着一条。媒体自身的恐慌传染给大众,地毯式的狂轰滥炸,谣言重复一百遍就变成真理,让坚信科学的人也动摇起来,不信也得信。应当说,中国主流平面媒体此次报道日本排放核废水,还算比较客观公正,但像微博、公众号这类自媒体,因为监管不力,失去控制,任由谣言泛滥成灾。

从政府角度而言,对突如其来的抢盐风手足无措,慢了一拍,正是这慢的一拍,酿成抢盐风。如果政府处变不惊,提前责成有关部门作好应急准备,充足库存,特别是对市民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就不会出现恐慌,毕竟食盐不能当饭吃,一包500克的食盐足够三口之家吃一个月。政府提前做好工作,谁会去囤积食盐?

抢盐风说到底是市场恐慌的标志,表明中国市场尚未成熟,比较稚嫩,特别是“反恐”机制严重缺失。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下自己一颗躁动的心,守住可贵的孤独与寂寞,变得越发盲目、急躁、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人们不会忘记在金融危机中,负面新闻像旋风一样在华尔街扫荡,风声鹤唳,恐慌笼罩,于是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美林证券成为美国银行盘中餐,AIG被美国政府收入囊中。就连美国这样成熟的市场都抵御不了恐慌心理,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后,美国也出现抢购碘片的风潮。

因此,心态比资源更重要,心态比资金更宝贵。要建立成熟市场,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反恐”机制。

首先,政府要加强市场监控,建立预警制度,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不要任由市场这只“手”随便乱动,要及时遏制市场非理性冲动,不要等到出现大波动再来事后诸葛亮。要有专门的市场监测机构,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准确预判,发出预警。

其次,要建立权威的市场“反恐”组织,在市场恐慌到来之时,须多部门联合行动,在有一定权限的政府首长统一领导下形成合力,及时遏制恐慌,特别要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的投机行为。

再次,要加强对消费者心理疏导,平时多作理性消费的宣传培训,每一次非常事件都会有谣言传播。媒体报道时,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要片面宣传报道,不要人为放大事件的危害性。

作者是中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