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香港防重症屏障须巩固 补针宣传有待加强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1-10 07:56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复常步伐,过去一个月显著加快,防疫措施大举放宽下,近期新增重症及死亡数字亦明显趋多,医管局分析发现,当中不少个案都已打足3针,鉴于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过去而下降,官方有必要加强宣传,提醒长者及有需要人士适时补针,从而巩固香港防重症屏障。香港全面重开,冠病将成为风土病,解除入境人士的所有限制,乃是大势所趋,官方可视乎香港大陆恢复通关后公院负荷情况,适时考虑是否取消入境前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要求,至于海外及大陆入境人士的疫苗接种要求,则应该早日划一。

重症死亡近周增多

通关影响尚待观察

香港疫情入冬后升温,单日感染数字,一度升至2.5万宗水平,虽然有关数字近期回落至万多宗,但新增重症及死亡人数仍在高位徘徊,平均每天约有半百染疫者死亡,比起上月初感染人数再度破万后,平均每天约20人死亡,明显高出一截。资料显示,新重症占新呈报阳性个案比率,过去一周为0.4%,较4周前的0.25%有所上升;同期病死率亦上升。医管局日前公布有近5000名冠病患者在公院留医,其中92人须用呼吸机协助呼吸,219人情况危殆,56人正接受深切治疗,各项数字皆是去年初第五波疫情高峰期过后最高。

上月初以来,香港社交距离措施陆续撤去,只余口罩令,感染人数必然上升;随着疫苗通行证及红黄码限制取消,部分仍未完成接种的市民,可以重新进出食肆,社会活动增加,他们一旦染疫,住院重症风险亦必然较高,不过亦有迹象显示,近周本地重症死亡数字显著上升,亦与部分已打针市民抗体水平下降有关。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表示,医管局分析近期住院及死亡个案,发现不少重症及死亡个案均有打第三针,当中很多都是去年初接种,距今超过半年。

本地专家针对第五波疫情的研究已确认,无论是复必泰还是科兴疫苗,只要打够针数,都能有效防重症防死亡,惟无论市民接种哪一款疫苗,随着时间过去,疫苗所带来的保护力,无可避免逐步减弱。理论上,染疫康复者相当于多打一针,但对于长者及体弱人士而言,时隔太久不再补针,抗体水平太低,万一不幸感染,病情是轻是重,实为未知之数,适时再打加强针,无疑是更为稳妥做法。

香港去年底引入复必泰二价疫苗,初期供高风险群组作第四针,其后扩至年满18岁可作第三针;相当于已打过4针逾半年的长者,若想加强保护,亦可以选打复必泰原版、二价或科兴疫苗作为第五针。政府资料显示,二价疫苗开打初期,单日接种仅得数千人,直至圣诞假期过后,政府公布香港与大陆通关在望,打针人数才见显著增加。

香港与大陆首阶段通关,今天才是第三日,观乎两地过关名额预约情况,港人北上明显比大陆人南下为多,未来一周已预约来港的大陆人,平均每日只为数千人。大陆审批赴港旅游签注需时,加上大陆仍未批准复办来港旅行团,以及过关者须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令部分大陆民众对短期访港旅游持观望态度,似乎都是目前南下人数偏低的原因。医管局表示,通关后各间公院急症室整体运作情况,与平日大致相若。当然,随着春节假期来临,大陆人预约来港数字,本月底仍有可能显著增加,通关对于香港疫情的影响,未来数周仍须观望。

全面重开大势所趋

高危群体适时补针

医管局数据显示,本月初公院内科病床使用率达117%,儿科病床使用率则为61%。由于医管局早前已逐步放宽冠病病人住院隔离限制,有助病床流转,有医护界人士形容,现在内科病房情况,与过往流感高峰期相若,有压力但未至于沦陷。大陆疫情未见顶,有人担心通关规模扩大后,重症死亡个案急增,政府专家顾问刘宇隆则认为,大陆来港者大多年轻力壮,染疫重症风险较低,相信通关后不会大增医疗系统负担,倘若未来两周情况未见显著恶化,官方可以在农历新年过后,取消入境前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要求。

香港复常走到现在这一步,全面重开乃是大势所趋。香港对海外入境人士已无任何核酸检测要求,若有足够数据证明,通关未对香港医疗系统构成太沉重压力,核酸阴性证明要求确可解除。目前香港对海外入境者有疫苗接种要求,大陆入境者则无相关规定,其实应该早日划一。倘若官方认为毋须要求大陆入境者打齐针,海外入境者其实亦可免去。后疫情时代,撤去所有入境限制只是时间问题,与其考虑放慢重开脚步,不如设法巩固香港防重症屏障。

澳门日前已宣布,症状不重的感染者可如常返工,相信香港早晚亦会容许轻症或无病征者毋须隔离,佩戴口罩上班。冠病风土病化,意味市民需要为个人健康负责,防止重症死亡,最有效方法就是打针。随着疫苗通行证撤去,政府已无谷针工具,打针与否完全是个人选择,官方可以做的事,是加强宣传教育,呼吁市民适时打加强剂,尤其是针对长者及高危群体,解释“补针”的重要。鉴于目前冠病疫苗不太长效,官方可以每隔数月至半年,安排外展队到院舍等地方,为长者及有需要人士打针,确保他们得到充足保护。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