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昂:德国如何应对能源危机?
日前,德国联邦政府出资85亿欧元(约117亿新元),收购了主要天然气公司之一Uniper98.5%的股份。此次以公共资金收购能源企业,是德国防止能源企业的运营困境发生连锁反应,造成已经严重的能源危机更糟影响的举动。
德国当前面对的能源危机是典型能源供应不足、价格高企导致。9月初,欧洲天然气价格涨至每千瓦时25.6欧分,是2021年同期的四倍。有估计称,2022年德国家庭能源账单支出(不包括交通出行成本)要超过前一年的60%。四口之家今年能源支出(取暖和用电)预计高达4000欧元。
由于天然气在发电和供暖方面是主流,此次能源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天然气危机。德国政府应对天然气危机采取了多种策略,旨在稳住天然气能源市场,确保经济活动和民众生活不受太大冲击,避免酿成更大范围的经济衰退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德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呢?
一、稳住供应
天然气危机影响的不仅是终端民用消费者和使用能源生产的制造业,对供应企业也打击不小。天然气供应商面临运营困难。相对于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从别处进口的天然气要比俄罗斯的贵不少。在短期内,他们也无法将高运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被德国政府收购的Uniper就是出现巨大运营赤字的天然气供应商。在德国政府花费的85亿欧元中,有80亿欧元是直接注入企业,用以支持日常运营的。
将Uniper国有化将大大有助于稳定天然气供应。此外,德国政府还积极扩大海上液化天然气进口能力。最近与一位在德国海德堡环境研究所工作数十年的德国人,交流当下的天然气供应危机时,我得到这位先生相对谨慎和乐观的反馈:“德国正在用中国速度在港口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装置,以前需要几年完成的工作,现在几个月就可以完成”。显然,这些离岸浮动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和再气化设施,是德国应对天然气供应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降低需求
加强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协调行动,也是德国政府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策略之一。德国已经在今年夏天实现了自愿减少天然气消费15%的目标。今年5月、6月、7月的天然气消费,比过去五年同期平均分别下降了17%、8%和15%。而且德国目前的天然气战略储备量,已经超过储备能力的90%,可以支持两个多月的消费。
德国还采取各种需求管理措施来减少天然气消费。例如,要求街道广告灯箱晚上10点后熄灭,减少电力消耗;停止对多数公共建筑的走廊和大厅空间供热,办公室冬天室内温度不超过19摄氏度。
三、兼顾能源公平
应对能源危机的成败关键之一是如何在稳住市场、保障供给的同时兼顾能源公平,即回应企业和民众用能支出大幅升高的问题。一方面,德国政府通过在取暖季(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提高用气价格(涨幅为2.4欧分/千瓦时),来反映天然气价格高企的现实,适当降低供气企业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涨价也使得收入较高的家庭可以多承担一些成本。2.4欧分/千瓦时涨幅会给四口之家增加能源支出每年480欧元。这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中高收入家庭,完全可以承受。对低收入群体,政府以差异化的补贴政策来应对。
为了缓解民众的生活压力,德国政府拿出大量资金来补贴家庭的用能需求,其中不仅包括用电、供暖,还包括交通出行的需求。截至2022年9月,德国已先后三次推出补贴方案,总计金额已达到1000亿欧元。例如每个纳税人获得300欧元的能源补贴,退休人员和学生分别获得300欧元和200欧元的能源补贴。根据家庭中未成年人口和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政府补贴还有相应的倾斜。
在交通方面,德国今年夏天实施的超低价(9欧元)火车月票政策(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乘坐高速铁路之外的列车),在怀疑声中推出,在赞扬声中收场。这样的月票共卖出5200万张。尽管这是一个试行期仅几个月的政策,但还是带来出乎意料的结果。德国暑期道路交通流量减少17%,既缓解拥堵还改善了空气质量,虽然主要减少的是汽油和柴油消费,但也间接减少了电力和天然气消费。这一在高额补贴下实施的措施,也减少了180万吨的碳排放。德国政府决定把这一政策延长半年,票价也做了相应调整,设了每月29欧元至69欧元的区间。
能源危机是不期而遇的能源转型机遇吗?
作为制造业大国,德国始终比较依赖来自俄罗斯的便宜能源,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这次能源危机或许给德国提出一个问题,能源成本提高了,德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会受多大影响?当然,能源转型的最早推动者也包括德国,德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固定电价政策。
德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关注能源转型,应该也是考虑到能源安全的问题,希望未来不会出现当下的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危机交织在一起的困境。谁知道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欧洲还会重现战争呢?俄乌战争急剧凸显了德国的能源困境。或许过去20年缓慢的、主动的能源转型,加上俄乌战争影响下被动的、快速的能源危机应对,都是德国真正告别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必经之路。
(作者是北京独立智库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联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