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戈尔巴乔夫功过追思 大国修好不继留遗憾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9-01 11:43

来源:香港《明报》社评

苏联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逝世,享年91岁。戈尔巴乔夫在位短短六年多,却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外界评价两极,在西方,他是促成冷战结束的重要政治领袖;在俄罗斯,他是苏联74年历史中最惹人憎厌的人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高举新思维旗帜,欲以政治上的开放,克服改革阻力,只是苏联早已百病丛生,戈尔巴乔夫也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改革药石乱投,反令经济民生崩坏,加速苏联败亡,论国家治理,他是彻底的失败者。戈尔巴乔夫任内缓和了东西方关系,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当下俄国与美欧再陷决裂,西方认为罪在普京,然而美国若有好好珍惜冷战结束所带来的大国修好机遇,历史发展轨迹也未必如此。

改革无方苏联瓦解 外交成就难掩失败

要数20世纪国际政坛风云人物,戈尔巴乔夫肯定榜上有名。作为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下台已经超过30年,然而他的死讯,依然成为国际焦点,欧美多国现任领袖纷纷致哀,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致以最深切哀悼。戈尔巴乔夫1985年出任苏共总书记,其后更成为苏联首位兼唯一一位总统,额头上的深红色胎记,是他的个人标记;他所留下的一幕幕历史画面,诸如1987年跟时任美国总统列根签署《中程导弹条约》、1989年5月历史性访华,以至1991年苏联瓦解前夕遭时任俄罗斯总统耶尔辛在全国电视直播羞辱等情景,全都令人印象深刻。

戈尔巴乔夫主政六年多,对内推动改革,对外积极缓和东西方关系,推动裁军。 1989年东欧变天,戈尔巴乔夫的处理,促成了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为欧洲带来全新政经格局,同时也使他在1990年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外交上的成功,盖不过他在内政方面的失败。戈尔巴乔夫未能阻止苏联解体,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俄罗斯人痛恨他摧毁了一个超级大国。去年是苏联解体30周年,俄罗斯一项民调显示,最惹人憎厌的苏联时代政治人物,戈尔巴乔夫居首,远远抛离其他人。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大国的没落,种种积弊必是日积月累。二战后,苏联的计划经济以粗放型发展模式推动工业化,人均收入一度得到可观提升,然而到了1970年代中,粗放型发展陷入瓶颈,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与制度化,窒碍社会经济改革,老人政治当道,使国家失去活力,整个体制被既得利益卡死,大量资源花在军备竞赛以及后来的阿富汗战争。当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所接过的实际已是一个烂摊子,国际油价低迷,使苏联国库更形空虚,而他没有足够政治智慧和能力扭转乾坤,挽狂澜于既倒。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国民对于这位年仅50多岁的新领袖,一度期望甚殷,只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眼高手低,面对党内外既得利益阻力,他尝试引入开放选举,欲借民众之力推动改革,然而事与愿违,政治上的开放,成为了民众宣泄不满官方经济民生治理无方的平台,投机主义者趁机钻营,民族主义、分离主义成为野心家捞取政治资本的王牌;官僚特权阶层本是改革打击的对象,可是政治经济紊乱,反而为他们谋私搜刮提供了良机。 1991年8.19政变后,苏联大势已去,官僚特权阶层拉拢各股政治新势力,在后苏联时代化身“资本主义新权贵”,继续敛财。有研究指出,耶尔辛时代,俄罗斯政商权贵,超过六成是由苏联特权阶层蜕变而来,普罗大众却生活困顿,岂会同情戈尔巴乔夫这个改革失败者。

西方有选择缅怀故人 “是谁输掉俄国”须反思

中国前外长李肇星在回忆录提及,有次碰巧与戈尔巴乔夫同坐一趟飞机,曾问为何苏联短短数年就解体,戈尔巴乔夫回答是“我们(苏联)没有邓小平”。历史功过评价,有时很难不受成王败寇定律影响。 1996年俄国总统大选,戈尔巴乔夫参选,得票不足1%,已经说明俄国人对他的评价。相比之下,西方世界特别是美英,将苏联解体视作西方胜出冷战的历史时刻,戈尔巴乔夫从内部动摇了苏联,帮西方除去了数十年大敌,评价自然正面;一些西方舆论还趁机借昔谈今,抨击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走回头路,挥军入侵乌克兰,企图复辟苏联,破坏欧洲和平。不过话说回来,当今欧美又有多少政客和舆论,肯去认真思考“是谁输掉俄罗斯”这个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西方曾有数年蜜月期,倘若美国愿意本着平等尊重原则,化解数十年宿怨,说不定美俄真可长远化敌为友,现实却是华府将俄罗斯当成“战败国”,趁着俄国虚弱,予取予携。美方一再坚称,从无白纸黑字向俄罗斯承诺北约不会东扩,然而解密文件显示,1990年两德酝酿统一时,美英曾一再向俄方传达“北约不进一吋”的信息,就连中情局前局长盖茨也说,当年苏联“有被引导”相信北约不会东扩。普京侵乌违反国际法,但俄罗斯认为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被骗,也非毫无理由。

西方舆论近月纷纷引述所谓“熟悉戈尔巴乔夫”的人,指这位前苏联总统不满普京毁了他的外交政治遗产,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过去10多年,戈尔巴乔夫也曾在不同场合抨击美国背信弃义,“一边拍俄罗斯膊头说做得好, 一边撕开我们、抢掠我们”。西方有选择地缅怀故人,不过是延续大国博弈与强权斗争。 2007年,戈尔巴乔夫曾说,“俄国可以是美国的可靠伙伴,但当然俄国也会捍卫国家利益”。如果欧美政客有将他的说话听进耳里,也许当下俄国与西方关系不会如此恶劣。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