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防疫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
歌可以照唱,舞可以照跳之后,“与冠病共存”变成“与冠病共温存”,人们得意忘形,自然放松了个人防护线。
正当新加坡进入开放边境和简约安全管理阶段,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布抗疫封城令,名之为“病毒阻断期”已进入两周年。
2020年4月7日至6月1日为期八周的病毒阻断期,给不少国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回想起那一段失去大部分行动自由的日子,余悸犹存,也感慨万千。
长期安居乐业的新加坡人,面对空前危机的身心体会,笔墨难以形容。幸好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接下来的任何防疫措施,跟封城比较起来,都变得更加容易适应。
两个月的封城记,也让我想起当时我目睹东海岸公园里绿地的变化,野草一天一天长高,一眼望去,感觉满眼沧桑与凄凉。这正是当时国人受困于疫情的挫折、恐惧与失落的心情写照。
公园里的野草受人冷落都长成三四英尺高,但还有点令人安慰的是,公园里的公共厕所没有因为缺乏打理而发出臭味,公厕似乎不受疫情影响,像往日一般的卫生干净。
所谓抗疫,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公共卫生的保卫战,从公共环境到个人习惯,着手建立抗病毒的城墙。
多年来一些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一场抗疫做到了,如熟食小贩工作时戴口罩,顾客用餐后自己收拾碗盘。咖啡店的厕所也比以前干净得多,洗手液不可缺,这些都是公共卫生的最基本要求。
“勤洗手”是从抗疫第一天开始喊得最大声的口号,也逐渐深入民心。搓手液成为人们随身必备。在外洗手也很方便,咖啡店、公共厕所、小贩中心增设的洗手盆,肥皂液成为了标配。
人力部和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近日联合发表的《2021年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报告》指出,2021年的职业皮肤病个案79起,占所有职业病的12%,比2019年的39起翻倍。报告解释,这是常用酒精消毒液洗手引起的皮肤敏感。
其实,用清水和肥皂液洗手更符合卫生。政府的抗疫宣传效果显著,从人们洗手时更认真更“专业”可以看得出来,因此而养成洁癖的人是否有显著增加,还有待数据证明。在人力短缺的情况下,公共环境卫生的维持是最不可忽略的一环。
封城期间,所谓的“必要服务”名单引发一些争议,理发店不在名单上,所以不少人被逼留了长发。引起最大争议的是中药店因为不被认为是“必要服务”,给不少人带来不便。甜品店可以开放,中药店却不能,让不少人无法接受。
李显龙总理趁封城两周年这一天在面簿贴文说,当时无关联确诊病例激增,政府不得不作出这个艰难的决定,以降低感染,保护生命。那时有许多商店和企业关闭,雇员转为远程办公,学校也全面实行居家学习。
“我们的街道一片寂静,那是个充满颠覆性变化的时期。各大领域停滞不前,我们的经济受到重创。”
两年后的今天,92%人口已完成冠病疫苗基本接种程序,72%已注射追加剂。很多人也染过疫,很快地恢复过来,其中部分人还庆幸自己从此有了更强的免疫力。
在疫情形势显著好转的今天,口罩已给人们带来一种不可或缺的安全感,即使现在已经允许人们在户外有摘下口罩的选择权,选择这么做的人还是不多。这应是政府喜闻乐见的。
但是,疫情前的正常生活一旦完全恢复过来,人们也肯定会放松个人的警戒心,尤其是国人纷纷出国旅游,加上更多外国旅客来新,外国的变种病毒输入的风险将会提高。所以,李总理不忘在社交媒体上提醒人们:“我们还未完全脱险”。
接下来,最大的保护应该来自个人的自律。尤其是当夜间场所也即将在本月19日开放,歌可以照唱,舞可以照跳之后,“与冠病共存”变成“与冠病共温存”,人们得意忘形,自然放松了个人防护线。
当我们对封城的惨痛经验逐渐淡薄时,一直以“清零”政策防疫的中国,近日来多个城市疫情吃紧,轮流封城。原本是抗疫模范城市、2500万人口的上海,最近的封控策略引起广泛民怨,“买菜难”“就医难”,民生受到极大的压力。
从另一个较为积极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的清零之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是该考虑继续执着下去,还是拐个弯,换个思考角度,作适当的调整。
说是“适当清零”也好,或是“适当共存”也好,防疫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
新加坡这么小的国家,每天数千起病例不算少,却能走向更大的开放,在国际上并没有引来负面的评价。
抗疫两年多来,新加坡最怕的仍是医疗体系受到过度的压力,每天住院的冠病人数和加护病房的人数不断降低,才有“与冠病共存”可言。
想想两年前的封城,新加坡人应该珍惜今天公园里的绿草如茵,公路上出现疫情前的繁忙,一切邻里和基础设施运作如常。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