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黄伟曼:面对亲情,我们真的能断舍离吗?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5-01-04 07:45
黄伟曼:面对亲情,我们真的能断舍离吗?

我们在认识到父母的话语和命令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时,当然可以不同意,也不一定要遵从,但最具挑战的功课,是学会如何在主张己见时以礼表达,不忘尊重,保持耐心。

圣诞节过了,我们也送别了2024年,且再过几周又会迎来农历新年。佳节期间,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总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谈论自己的期盼与展望,普遍也会互道祝福与分享喜乐的心情。

不过,近几年,笔者却观察到,有一部分青、中年人选择趁这些时节,在平台上谈论较严肃、没那么有“正能量”的话题,即他们不庆祝圣诞、新年的原因。当中,有些人或是因家庭关系紧张或淡化,而谈及自己如何选择不再与家人、亲戚一同过节;一些人甚至分享决然不再与父母或兄弟姐妹来往的经历与故事,以宣导过节不一定人人都快乐的信息,希望有人能为之共勉。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网络虽可以是让人们抱团取暖的世界,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整代人的观点。“令自己不舒服的关系,要学会及时断舍离”“不要被别人消耗才是爱自己”“拒绝孝道束缚和亲情绑架”,许多像这样的句子,以心理学为基础,也有些依据,但因它们往往大量放置在这一代人赖以快速吸收资讯的社交媒体大环境中,容易产生误导作用。

尤其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和强化的关键阶段,许多人却开始片面地理解和接收这些经过演算法推给他们的内容,或会错用这些理论处理人际关系,变相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华人社会讲求孝道,但在新加坡华文报章,我们近年来也看到跨代之间人们对于围绕孝道的文化价值,开始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联合早报》,一些像国人选择“避年”以避开亲戚难缠的问题,或排斥举办婚礼的课题,都曾被讨论过;读者也曾透过言论版,对于成年子女是否应给父母家用的议题发表己见。上周,本地一家英文主流媒体则在新年前,发表一篇讨论度相当高的报道,谈及“断亲”这个更敏感的话题。

所谓的断亲,在这里指的是子女刻意与父母疏离,包括搬出去住,甚至是断绝联系。当然,在笔者与一般人的认知中,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当一段关系涉及虐待、疏忽或任何在法律定义之下被视为逾界的行为时,保持距离肯定是正确的决定。然而,放到现代的语境讨论,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相信,一些关系无法透过沟通或忍耐而改善,若与父母或家人的关系吞噬自己的心理健康,断亲是选择之一。一些人甚至认为,若在亲缘关系中无法得到正向的情感关系和实际价值,断舍离是可以被合理化的。

这样的想法目前在西方社会较为普遍,但在亚洲,断亲似乎也开始受到关注。像在报道中,尽管记者采访的一些个案,是因经历过家庭暴力而选择断亲,文章却巧妙地聚焦在一名34岁的教师身上。这名女教师分享说,自己从小就与父亲的关系较疏离,而在母亲过世后,有一年农历新年,她与父亲相约咖啡店用晚餐,等了三小时却不见对方踪影,她理解为这是父亲对她的不在乎。另外,在她印象中,父亲从未记得或为她庆祝生日,在成长过程中甚少关心她、抱她或表达爱意。因此她在三年前毅然决定自己搬出去住,与父亲划清界限。

笔者愿意相信,这名女教师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中,也许经历过更多难以一一道来的苦楚,断亲也绝对不是草率的决定。但或许因从小受传统家庭伦理的影响,看完报道,笔者还是相当纳闷和不解这样的决定。离开一段关系是最佳方案吗?纵然选择断了亲,可以少些心理压力或多得宁静,但之后呢?况且,与亲人的感情真的能够断舍离吗?往后又该如何与自己和解?

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关系,确实在当代社会有逐渐淡化的趋势,要维持跨代家庭的和谐也不容易。无论是父母亲或是政策制定者,都应该认识到,随着时代的推移,透过社交媒体拿到话语权的这一代人,也许因为迫切地想“做自己”,且接触的新颖观念越来越多,人生选择可能会导致个体与家庭、社会的冲突更为明显。往好的方面想,这一代人将越来越敢说出自己的不舒服,表达对父母的爱恨交加,也因为知识的累积,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脉络,如何影响与塑造自己的个性。他们从这样的学习与碰撞中,也相信能有不同于上一代人的领悟。

不过,若是每个想要独立或坚持自我意识的年轻人,都将自己一切的不幸归因给原生家庭,且在面对艰难的关系时,轻易地就将之判断为“有毒”(toxic)的关系,就要来一次断舍离,社会也有必要去更深入地了解,这是出于怎样的心理需求?我们能否在现体制中,去给这一代人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协助?

此外,每每谈及孝道,一些年轻人会嗤之以鼻,很多时候也因他们简单将之理解为一套控制社会行为的规范,觉得尽孝心就是服从长者,要压抑自己,却忽略子女对父母的感情也是情绪成长的基础。我们在认识到父母的话语和命令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时,当然可以不同意,也不一定要遵从,但最具挑战的功课,是学会如何在主张己见时以礼表达,不忘尊重,保持耐心。这也是笔者和同辈友人几十年来透过与父母的相处经验,所累积的一点心得。这条道路不一定走得比较轻松,但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可能比断舍离带给人更美好的收获。

尤其在佳节期间,在面对挚爱的人时,我们也可以多表达自己的爱意,少些逻辑辩论。最重要的是,给彼此时间,不要急着断舍离。

作者是区域环保媒体与咨询公司益笔思(Eco-Business) 编辑部副主任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5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