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胡逸山:积极看待马菲沙巴主权争端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8-08 09:10

6月初,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莫哈末哈山在马尼拉会见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可说是这两个隔海相邻的国家之间又一次友好交流。马菲无论在官方和民间各层面,绝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和睦且富有成效的关系。然而据报道,就在与这次会见几乎同一时间,菲律宾正式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UNCLCS)提交一份申请,要求将菲律宾的大陆架从面向南中国海的菲律宾海岸线延伸出去。从菲律宾角度来看,此次提交旨在确保菲律宾在相关海域的海底资源权益。

南中国海的大片区域在近代卷入领土主权争端,至少就有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提出大部分相互排斥的领土领海主权主张。以前,个别南中国海争端方也曾提出类似的大陆架延伸申请,有时会遭到其他争端方的反对,因为它们认为这些申请或会影响自己的主权伸张。因此,如果菲律宾向UNCLCS提交的最新请求,遭到其他南中国海争端方的反对,也不会令人意外。因为争端方必须公开声明他们的反对立场,才能在法律和外交的角度上保持本国主张有效性。因此,宏观来看,菲律宾向UNCLCS提交的最新请求,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任何反对,都可以被视为南中国海争端各方的正常表现。

但是,这次菲律宾提交的大陆架延伸申请,不只有上述影响。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菲律宾这次申请,至少部分大陆架主张是从沙巴的基线投射出去的。马来西亚认为沙巴是其主权领土,菲律宾则对沙巴保留历史性的主权主张。因此,马来西亚也向联合国方面提交一份外交照会,据称“明确”反对菲律宾向UNCLCS提交的申请。

从媒体报道看来,马来西亚的反对,主要是基于对菲律宾的申请提交中所述的延伸大陆架,是“从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基线投射出来”这一点。目前尚不清楚马来西亚的反对,是否也有部分源于涉及两国相左的权益争端。

我对菲马之间关于沙巴主权争端的立场,是明确而毫不含糊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沙巴人,我认为至少在现代意义上,沙巴是并且应当继续是马来西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原因是当年沙巴人愿意让沙巴与砂拉越、马来亚和新加坡一起组成马来西亚的意愿,是通过联合国推动的民意调查过程确定的,成立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协议》,也是一份已向联合国妥善备案的条约。

菲方坚持沙巴当年是“租借”出去

至于菲律宾对于沙巴的主权主张,主要可追溯至100多年前,据说统治至少沙巴东半边的苏禄苏丹国,是把沙巴“租借”抑或“割让”给英殖民者。英方以至继承英方统治沙巴主权权益的马方认为是割让,但继承苏禄主权的菲方则坚持沙巴当年只是被“租借”出去,所以多年来力求声索回沙巴的主权。

菲律宾的所有官方地图,都把沙巴划为菲律宾领土,所以这次提出大陆架延伸申请,自然也把沙巴海岸线当作是部分的有关基线。

这不是马菲第一次在沙巴问题上争锋相对。在马来西亚成立前后,苏卡诺统治下的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搞对抗的同一时期,菲律宾也搞了一些不及印尼那么激烈的对抗举措,但后来也平息下来。

虽然在沙巴住有许多菲律宾人,但菲律宾坚决不肯把它在沙巴的“特别工作队”正名为领事馆,以免从菲方角度来看“稀释”了它对沙巴的主权声索,因为那等于承认马方对沙巴的主权。但十几年前,一群自称苏禄苏丹后裔的菲南武装分子入侵沙巴,与马国武装部队发生激战时,菲律宾却很务实地没有声援武装分子。

坦率地说,我并不想在这里再次为马来西亚对沙巴的主权辩护。相反,作为一个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近期趋势有着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两个国家须要如此公开阐明各自关于沙巴的立场。因为如果争端方希望在国际法强化对某个领土的主权主张,它必须经常、持续地进行一些展示主权声索的行动。这些行动至少也要具有象征意义。在目前情况下,马菲选择通过法律和外交方式,而非直接对抗来进行这些“必要”行动,实际上是令人欣慰的。

有关沙巴的主权争端是马菲之间的长期争议,应该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两国能够在整体双边关系中看见森林而不仅仅是个别树木,确实是幸运的。换句话说,两国并不沉迷于沙巴的主权争端,而是专注于双边关系中更能双赢的方面。

沙巴无疑很重要,特别是对我这样的沙巴人来说。实际上,这次马菲在提交争议时发生的冲突,与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访问马尼拉的时间接近,证明两国双边关系的韧性。尽管两国在沙巴领土主权问题上无疑存在深刻分歧,但至少彼此诚实直率,以一种最和平而直言不讳的方式,将各自的外交立场摆在桌面上。

在我看来,沙巴的重要性应该成为长期被忽视的文印马菲东亚增长区(BIMP-EAGA)的中心。如果沙巴在马菲眼中如此重要,两国就应携手合作,带头发展沙巴及BIMP-EAGA的其他地区(如菲律宾南部),以便这个常被遗忘的东南亚角落,能够赶上更发达的地区,最终变得更加和平与繁荣。这将对沙巴及邻近地区带来巨大的好处。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