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庄沪生:连续七载开年抓营商 上海剑指何方?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2-20 11:10

来源:香港中通社

作者:庄沪生

中国农历新年过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即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发布《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这是上海连续第七年以“优化营商环境”开启全年征程,这看似已成“常态化”的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当下,意义斐然。

首先,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着地缘政治矛盾不断、全球经济碎片化等不确定性威胁,全球贸易挑战重重,成为经济复苏的掣肘。作为全球经济枢纽和中国经济重镇,上海天然承担着开放合作、促进全球贸易流动之责,要在“开放”底色下成为全球企业向往的商业“福地”,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是其题中之义。

也正因此,“上海版”营商环境政策最大的特点即是始终对标国际标准。去年上海出台的行动方案,已第一时间全面对标世界银行从2023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全新“宜商环境”评价体系。此次7.0版行动方案,更在宜商环境所强调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上下足“细节功夫”,并有针对性地继续对市场准入、服务贸易、商业纠纷、金融服务、市场竞争等公认的宜商环境改革难点提出了具体举措,全力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其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不断凸显。上海一年一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其中一大亮点即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普惠改革,不断为从科技到产业的全链创新蓄能。

此次7.0版行动方案从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强调法律建设下的有效监管、更加注重企业感受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不仅关注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还特别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信用修复、破产保护等方面为企业营造“敢干、敢闯、敢投”的浓厚氛围。

再次,在世行营商环境测评体系中,上海是中国内地的两个样本城市之一,且占据55%权重,从某种程度上说,上海的营商环境即被视为内地营商环境的缩影。同时,作为内地营商环境制度改革先锋,上海这一标杆城市的改革经验和“头雁”示范效应也尤显重要。

此外,尽管上海七年来已出台逾千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也连续两年被列入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进步最快的十大经济体,但在外商投资便利度、政府服务、要素供给、宜居环境、法律保障等多个领域仍存在很大进步空间。这些都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步履不停的重要动因。

事实上,当前上海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正面临着涉“深水区”的艰巨挑战。一是世行“宜商环境”新指标较以往营商环境指标而言,有超过73%的测评点为新增内容,其中74项甚至没有工作基础,这意味着上海要不断拓展营商环境的改革范围,设立新标准,找寻新路径。

二是多年营商环境改革,已将“便利化、简单化、省时化”进行了大幅提升,后续此方面优化的边际效益十分有限,必须从更多维度进行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因此探索诸如公平的市场准入、国企改革等,恰是作为开放桥头堡、外企与国企聚集地的上海需要率先啃的“硬骨头”。

三是大量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如何真正“春风化雨”惠及企业,最终打通政策赋能的“神经末梢”,仍是难点所在。有专家指出,行动方案的连年迭代、“小步快跑”,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为政策普及渗透留出了空间。

专家同时提醒,优化营商环境,也意味着要让市场主体更自由自主地运行,在改革进入攻坚期时,不妨以“营商环境总体指导负面清单”代替密集出台的各类市场主体相关政策,减少企业的政策获取成本,增强其主观能动性。

伴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至2023年底,上海企业总数已达289.2万户,密度居中国内地前列。此番“十四五”关键之年伊始,上海率先再闯营商环境制度改革“无人区”,未来成效值得期待。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