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被骗、涉黄……“旅游搭子”暗藏多少陷阱?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9-23 11:10

来源:中新网

快节奏的今天,组旅游局是困扰很多人的一大难事。而随着“找搭子”这一社交形式在中国兴起,年轻人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完成一场旅行变得容易了起来。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计划出行的人们出于安全、降低旅行成本等考虑,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寻找起了“旅游搭子”,希望找到同频共振的陌生人一起出游。

中新网采访调查发现,确实不少有网友与“旅游搭子”收获了愉快的旅行体验,不过,在这种“友好而有边界感”的美好愿景下,也隐藏着新的骗局和风险。

“我在网上找旅游搭子,损失3000”

9月上旬,来自重庆的旅游爱好者张月(化名)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个帖,寻找最近一起去新疆的“旅游搭子”。她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称,帖子发出后,很快就有不少人私信她,表示可以一同出游。

其中一位女生小A(化名)告诉张月,她和朋友也准备去新疆旅游,但被另外两个搭子“放了鸽子”,自己去过很多次新疆,一起包车、订住宿也比较省钱,她可以负责做攻略。经过了解后,张月决定和朋友、小A以及小A的朋友一行4人结伴去旅游。

但让张月困惑的是,她找了许多跟团资源,小A均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称自己比较熟悉,可以负责定行程和酒店,随后小A表示目前旅游旺季不好订房,她有熟人可以预定到,但需要一人1500元(人民币,下同,约280新元)定金。张月没多想就向她转账了3000元,作为自己与朋友2人的定金。

“后来看到网上说这种很多都是托儿,先把我们约过去,再找个理由不去,把我们的业务转交给当地车队……想到她一直没订自己的机票,我就要求她提供预定酒店的凭证,她一直说让我信任她但就是不给。”张月称,“最后她又说有些是朋友帮忙预定,有些是口头预定,发了两张转账记录给我,一共显示转账2000+860元,即使是真的,4人平摊下来每人也才720元,此外没有任何凭证。”

张月说,她怀疑自己被骗了,想要退钱,但小A坚称钱用完了,自己还垫付了很多钱,不可能退。截至9月20日,张月还是没能要回那3000元。她点进小A的主页,发现18日小A还在持续发帖寻找“旅游搭子”,19日下午,小A又发了个帖子求“拼房”,称“豪华住宿,人均600”。

“这是我第一次找‘旅游搭子’,也是唯一一次了。”张月感慨,以后还是会选择正规渠道报团,起码出现问题还可以找售后。

“费用全包”的暗语,只为“图个开心”?

被骗钱之外,还有一些寻找“旅游搭子”的年轻人,没等来同伴,却等来了借旅游名义相亲交友甚至“性骚扰”的信息。

近日,“某平台旅游搭子被指涉黄”的话题引发关注。据报道,有网友发现“旅游搭子,费用全包”正成为一道暗语。在此类帖子标题下,通常还会注明“仅限女生,各取所需。”对此,该平台回应称,已针对站内“旅游搭子”相关笔记开展全量回查,一旦查实存在违规内容,将严肃处理。

但中新网调查发现,仍有一些帖子内容与评论涉及相关暗语。一篇9月中旬发布的笔记显示,发布人计划在川西游玩几天,“招募女搭子”“费用全包”。另有一篇9月20日发布的帖子称“找旅游搭子,头等舱、五星酒店,食宿全包。”

还有人在自称“旅游费用全包”的帖子里附带了自己的年龄、身高等自我介绍,以及对女方的年龄、性格要求。在另一篇正常寻找“旅游搭子”的帖子里,评论区也有多人留言称“找个女搭子,费用全包”“蹲个能去xx的,全包带薪”。

中新网私信联系了其中几位,一名用户询问“绿色还是非绿?”据悉,“非绿”即指涉黄交易。另一位用户直言“想找固定,如果非绿的话我很有兴趣。”还有一位用户回复称“怎么可能让女人花钱。”当被问及有什么需要时,他表示:“没啥需求,就是图个开心。”

律师提醒:“搭子”社交有风险需谨慎对待

除了上述套路外,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人分享关于“旅游搭子”的吐槽。有人因习惯、理念不同不欢而散,有人出发当天被放鸽子,口角摩擦、钱财纠纷的情况也不时发生。

还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旅游搭子”都是陌生人,旅程路线的安全、旅行者个人的安全又该如何保证?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在接受中新网采访表示,一些“旅游搭子”招募贴可能属于一些商家的隐性营销手段,网友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鉴别对方是否属于合法的旅游企业,切勿轻信广告掉进消费陷阱。此外,不排除部分用户利用“旅游搭子”的噱头引诱网友从事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网友应谨慎对待现实中的陌生人社交,首先要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告诉中新网,实践中,如果旅游时期长、费用多,双方可以签订一个简单的合作旅游合同,约定分工合作、费用分摊、保护隐私、退出机制等。“这种合同也未必要双方正式签字,在微信上双方商量后确认,也有合同效力。”

夏海龙提醒,如果要参与陌生人组织的“旅游搭子”,在出行前务必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尽量不去往偏远、过于陌生的地点,并告知亲友出行信息。在出行前最好购买保险并与对方事先约定消费分担等事项,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如遇被骗或其他意外,应第一时间报警或向平台投诉,并保留好相关网页、沟通记录等证据。信息发布者应承担责任,若平台存在对帖子内容审核不严等情况,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夏海龙说。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