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林任君:“尚达曼效应”可持续吗?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9-23 07:45
林任君:“尚达曼效应”可持续吗?

尚达曼以极高得票率当选总统后,一些人认为执政党应该打铁趁热,趁胜追击,尽快举行全国大选,加速政治交棒进程,希望在“尚达曼效应”加持下,让第四代领导班子顺利接班。但行动党领袖似乎不这么想。

2023年总统选举像一阵清风穿城而过,虽然难免夹杂着风言风语,却没有卷起太多沙尘,来去匆匆,将众望所归的尚达曼送进了总统府。

关于尚达曼为何会以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70.41%高票当选的原因,媒体上的评论已经汗牛充栋。在个人层面,不外是他有目共睹的辉煌政绩、亲民作风与人格魅力、崇高的国际声望等等,这些都是他的对手所望尘莫及的,彼此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即使竞选后期出现反对党大咖纷纷以“个人身份”,公开替陈钦亮站台的政治化局面,来势汹汹,但却丝毫撼动不了他。

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因素,在日益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下,人民希望国家保持稳定,希望有一个在国内能维持团结、在国际上能进一步提高新加坡形象的国家元首。尤其是在新加坡刚以优异的表现走出冠病疫情不久,正准备大步踏上复苏道路之际,大多数人更不想破坏现状。在某种意义上,投给尚达曼的票,也等于是投给体制的信任票。

至于竞选策略,媒体上的分析也很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三位候选人都善于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扩大影响。但社媒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固然可以获得好感、取得支持,否则就会弄巧反拙了,例如陈钦亮的一些社媒表现就引来不少劣评。在这方面,尚达曼的表现就很亮眼得体,为他赢得很多支持。

然而,我注意到,总统竞选期间的另一种“社媒现象”,却几乎没有在任何选后评论中被提及,那就是在民主选战中必然会出现的错假消息和造谣中伤等。这种现象在本次总统选举中自然也没有缺席,错假消息甚嚣尘上,主要是针对尚达曼的,尤其是在竞选被政治化的后期阶段。

从它们的广泛流传以及“同步”的传播方式看来,其中一些显然是有组织、有协调的。在本应“超越政治”的总统竞选中尚且如此,在接下来硝烟滚滚的争夺政权选战中,社媒上造谣抹黑的剧烈程度应当不难想象。因此,虽然已事过境迁,尘埃落定,将本次总统竞选期间一些错假消息整理罗列出来,或许还有参考价值。以下是一些较重要的例子。

“世界经济论坛有一项要消灭80%世界人口的议程,与尚达曼有关联”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是不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精英组织,汇集全球极具权势的政治和经济人物参与年度论坛,包括各国政府领袖、企业巨头和著名学者,影响力极大。也许因此树大招风,它常常成为攻击对象和错假信息的目标,尤其是来自反全球化势力、各国反政府或反体制人士、民粹主义分子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不信任科学及反疫苗阴谋论者。

有关WEF设定“邪恶议程”,要在“2030年消灭80%世界人口”“屠杀千千万万的猫狗以对抗气候变化”“WEF2020年会议以冠病疫情为主题,是全球精英企图控制世界的阴谋代号”等各种各样的谣言,近来不断流传,还附上造假的视频作为“证据”。尽管它们都已被驳斥和揭穿,听起来也确实荒谬绝伦,但在本地却偏偏有市场,包括在一些受过高深教育的圈子。

我看到的其中一则,转发者指“尚达曼在2019年受委为WEF信托委员会成员”,然后郑重其事地说:“为了我们新加坡和我们后代的最高利益,我有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要揭露。我要你(尚达曼)让人民知道你与WEF要消灭人口的议程的关联和参与……你是否同意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发信者最后还呼吁“教会领袖”介入,以便警惕新加坡人“明智地投票”。

但尚达曼并没有对此做出回应,也许觉得这种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尚达曼是CECA(新加坡—印度全面经济合作协定)的倡议者”

8月30日晚上,也就是总统选举冷静日的前夕,在几个群组陆续看到同一则附上一个链接的信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谁是那个有害的CECA贸易协定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者。尚达曼就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请务必在8月31日的冷静日之前散播此信息!”

尚达曼是CECA的倡议者?好奇打开链接一看,原来是他在2004年1月14日的一席演讲全文。刚在2001年踏入政坛的尚达曼,那时还只是教育部的代部长,那天受邀在新加坡印度商会的一个新书发布会上演讲。他在演讲的第10段提到:“新加坡和印度即将完成有关CECA的谈判,它的启动将给新加坡和印度企业带来很多新机遇。”

只不过在演讲中对CECA表示期待,就成为它的“幕后黑手”了?相信很多转发这条信息者根本没有打开链接来看,就不假思索地传出去,希望能在最后关头损害尚达曼的选情。

其实CECA只是新加坡和许多国家及地区签订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之一,对新加坡这个对外贸易总值占GDP高达三四倍的开放国家非常有利。然而,曾几何时,在某些网媒的鼓动炒作下,CECA已经被污名化了,被指责为印度新移民大开方便之门。虽然政府已经一再反驳和澄清,但在种族主义和近年被煽起的排外情绪的弥漫下,加上社媒和一些反对党人不断炒作,它已背负了难以消除的恶名。

尚达曼确曾公开谈论过这个问题,但那是2017年的事。那年,《印度时报》报道,印度的资讯科技公司申诉,新加坡政府限制它们从印度聘请IT人才到新加坡工作,而要它们聘请更多本地人,有违CECA精神。时任财政部长的尚达曼,在该年12月受印度财政部邀请到新德里参加会议,被问起这件事时,坚定地答复说:“如果没有任何政策框架来管理和控制进入你的就业市场的人员流动,那样的开放边界是愚蠢的,不但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在经济上也是错误的。”

换句话说,他反对让外国人不受控制地进入本地就业市场,而所谓“CECA为印度新移民大开方便之门”,其实是个伪命题。

然而,这则谣言对他毕竟是有杀伤力的,但他却没有回应,也许是来不及,也可能是觉得越描越黑,再澄清也于事无补。

“官方机密法令”案件

尚达曼曾经因为“泄漏”官方机密而被定罪,这件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在当年是一件轰动的新闻。

1992年,他担任金融管理局经济署主任,有一天在办公室接见一名来访的私人企业经济师。访客“瞥见”他桌上一份机密文件上,有关该年第二季经济增长的预估数字,经济师离开后将这个机密数据告诉朋友,后者又传给了《商业时报》的一名记者,结果该报就在6月29日报道了这个金管局原定在8月才公布的机密数据,只是做了微调。由于报道相当准确,引起官方震惊。

经过冗长的调查、检控和审讯,法庭在1994年判决尚达曼、访客、访客朋友、《商业时报》总编辑和记者五名被告,触犯《官方机密法令》(Official Secrets Act)罪名成立。由于尚达曼不是蓄意、而只是“被泄漏”机密,判刑较轻,罚款1500元,其他四人则各判罚款2000元。

但在总统竞选期间,社媒却充满有关此案的不尽不实传言,让人误以为他是主动泄密的。也许因为这样,尚达曼觉得有必要澄清,在8月17日打破沉默,接受网媒《慈母舰》(Mothership)访问,将案件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他在访谈中透露审讯过程的一个重要情节:他的办公桌被搬到法庭搬演犯案过程,结果证明,从访客位置根本看不到那份文件的内容。无奈泄漏机密案要下判,总得有一个“泄漏源头”,他因此就以较轻的“疏忽”罪名被判刑。这个轻罚完全不影响他的仕途,他过后还不断晋升,一直升到金融管理局董事经理这个最高官阶。

这是尚达曼在竞选期间对网上错假消息做出的唯一澄清,但却没能阻止一些社媒继续造谣,说他当时被罚款2000元。任何人若曾被判罚款2000元或以上,就没有资格参选总统,而“邪恶的人民行动党”为了让他符合总统竞选资格,刻意在2022年5月修改宪法,将2000元的门槛提高到1万元!

从这则信息广发的程度看来,很多人是信以为真的。

与“光谱行动”的牵连

1987年,政府展开一项代号为“光谱”的行动(Operation Spectrum),逮捕了22名被指参与“马克思主义颠覆阴谋”的人。这项“内安行动”引起很大的争议,至今还没完全令人信服。尚达曼曾经不只一次公开表示不赞同这项逮捕行动,他在决定从政时就已经这么说过,最近一次是在今年7月31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的,强调他的这个观点从未改变。也许因为被捕的22人当中有很多是他认识的,他被内安局传召问话,但并没有被捕。然而,在总统选战期间,社媒却出现一些不实传闻,说他被逮捕,而且还“招供”了。

尚达曼并没有对这个谣传做出回应,也许觉得没有必要,何况这件事恰恰印证了他在竞选期间所一再强调的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独立思想”。

综观上述,尽管对他造谣抹黑的信息在社媒广为流传,尚达曼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选举结果证明,它们没有对他造成太多损伤。但这可能是因为他的能量实在太高,足以镇住任何“惑众谣言”,因此只是一个特殊现象,不足以证明谣言不能惑众。

强大威望产生的特殊效应

尚达曼以极高得票率当选总统后,一些人认为执政党应该打铁趁热,趁胜追击,尽快举行全国大选,加速政治交棒进程,希望在“尚达曼效应”加持下,让第四代领导班子顺利接班。

但行动党领袖似乎不这么想。如上所述,他的压倒性胜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选民对体制的信任,但更多是个人的强大威望所产生的特殊效应;何况全国大选与总统选举完全是两码事,是选党而不是选人,关乎政治民生大事,局面复杂得多,考虑因素也大不相同。

单就社媒上的造谣中伤而言,“尚达曼效应”让他能毫发无损,但执政党却未必能够,即使到时根据POFMA(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发出再多的更正指示,恐怕也无济于事。这是因为社交媒体已经取代主流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错假消息传播得又快又广,先入为主、“深入人心”,在政治选战的硝烟弹雨中,杀伤力非常大。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的总统选举,都是常被引述的典型例子。

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是《联合早报》前总编辑)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