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李强德法行 拆穿“去风险”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6-25 09:10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的同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展开他3月就任后首度出访。与布林肯中国行的政治色彩浓厚相比,李强的欧洲行更突显经贸性质,行程中频密与德法两国工商界交流。惟这些经贸交流亦不离政治背景,李强在德国针对欧洲流行的所谓“去风险”,指出“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强调“去风险”应是企业的自主经济行为而非政府行为。在巴黎,他盛赞法国是“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又出席马克龙倡议举办的国际峰会,支持其战略自主。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中国商品扩大出口之余,亦推动与德法两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

“去风险”掩饰“脱钩”

难阻德企投资中国大势

所谓“去风险”(derisk)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首创的概念,现已成为西方国家用以掩盖在产业链、供应链与中国“脱钩(decoupling)”的替代用词。就在李强访欧之际,欧委会上周公布了“新贸易提案”,是欧盟推进对华“去风险”的最新布局。在李强访德期间,德国总理朔尔茨亦多次强调,德国无意“脱钩”,但希望“去风险”。

欧洲各国“去风险”蔚然成风,对中欧经贸合作已经造成伤害。根据中国欧盟商会(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上周三公布的调查报告,在华欧企对中国的商业信心跌至史上最低点,这其中除因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封控措施外,政治影响亦不可忽视。据德国传媒报道,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哈贝克(Robert Habeck)上任大约两年以来,德国国家担保的对华投资申请数量从10年前的37宗跌至去年的9宗。德国政府4次拒绝德企在华投资的新申请,总值5.54亿欧元的4份延期申请未获批,而金额达40亿欧元的审核新申请未获接纳。在这种政策氛围下,在华企业信心很难不受影响。

即使如此,独立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月初对11个欧盟国家6000多人的民调显示,多数欧洲人仍视中国为“一个必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德国商会对288家在华德企的调查结果亦显示,逾半数公司计划两年内增加投资,尤其是汽车和化工公司,对内地市场仍然欲罢不能。近期,西门子再次宣布增加在华投资,包括在成都的工业自动化产品中国智造基地新增投资11亿元人民币。德意志联邦银行数据显示,德企去年在华投资额达到11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2979亿欧元,中国已连续7年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正是经贸合作大势难阻,李强与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哈贝克和对华立场强硬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都有出席,李强并出席多场与德国企业家的交流活动,希望德方保持市场开放,呼吁将“去风险”的主导权还给企业。曾几何时,呼吁开放市场和尊重企业自主权,是西方对中方的诉求,如今由中方发出类似呼吁,反映沧海桑田,时移世变。李强在发言中指出,德系汽车曾经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一统天下”,他本人在上海任职五年期间,座驾就是与德国合资生产的大众汽车(Volkswagen) ,“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风险,我们到医院去做CT检查、核磁检查,都是西门子的,我们躺在那里没觉得不安全,很安全啊!我们觉得这些都不应该是风险,中国也从来没有对这些问题搞所谓的去风险。”

出席峰会撑法战略自主

保产供应链稳中欧大局

有别于以往领导人访欧,李强这次未闻签任何买卖大单,但国家发改委与西门子、宝马、平治、大众、巴斯夫(BASF)、空巴等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由政府部门出面与企业签约,一方面是显示中国开放的诚意,向其他欧企作出示范;另一方面亦是将这些行业巨擘与中国市场深度捆绑,利用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力,防止中德、中欧关系发生颠覆波动。

李强到访法国,重点在鼓励欧洲的“战略自主”,同时维护中欧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访华后,呼吁欧洲应避免成为“美国追随者”的言论,一度遭欧美舆论“围剿”。他主办“新全球金融契约峰会”(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al Pact),倡建南北“新共识”,应对减贫和应对气候等全球目标,西方大国领袖几乎全数缺席,美国仅派财长耶伦参加,李强出席并发表演讲,就是中方表达对马克龙的支持。李强在多个场合盛赞法国是“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中法“具有共同的战略观、大局观”,希望法方继续发挥影响力,“推动欧洲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和政策”。

本周四、五,欧盟国家领导人将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经济安全与对华政策将是主要议题,据报闭幕声明草案与上月的七国集团(G7)峰会声明内容大体一致,重弹“不脱钩”与“去风险”老调。应该看到,在目前的国际大格局下,无论法国还是德国,都无力扭转欧洲对华的两面态度,经贸作为中欧关系的“压舱石”,产业链供应链稳住,中欧关系可保基本稳定。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