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陈留俊:请用人民视角审视俄乌战争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3-03 07:55

陈留俊

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经过一年的鏖战,原本的兄弟情变成了不共戴天之仇。关于这场战争的一切,是过去一年的世界热点。我们看到很多来自政客、学者,甚至是商人视角的信息和观点,展现对这场战争复杂而细腻的解释和梳理,却依然没有在一年后给人们带来希望。

如果能以人民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或许答案会很明确也很简单,因为任何一场战争,不管最后谁胜谁败,受害者都是人民。政客可以通过战争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失败了也大多没有生命危险;学者以对战争的分析而自豪,或许还能借此成就一家之言;商人可以觅得更多的赚钱机会,远不止在战前买卖军火或战后从事基建那么简单。

可是普通民众就不这么幸运了,战争中家园被毁、家人离散、生命丧失、工作不再,所有的理想与现实,都变成了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战争打赢了,人民还得忙着重建原来的一切,不知多少年才能恢复,既没法找回这段失落的时光,还要担心战败者的报复;如果打输了,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留得住性命,恐怕也要饱受各种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还无法预料或反抗胜利者的各种惩罚措施。

之所以要以人民视角来看战争的原因,是许多人都知道战争有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安全困境、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等等解释,但有没有哪一个是必须用生命去争取的。

战争属于高级政治的范畴,且已被国际法确认为非法。发动战争须要最高级别的政治许可。这种政治许可应该得到最广大人民的同意,尤其是那些须要亲身上战场的人民的许可,而不是那些在后方动动嘴画画图的人就可以给出的。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谁都没有得到人民的许可,否则也就不会有俄罗斯动员令发出后,大量人民外逃;也不会有乌克兰强制性要求适龄男性公民留下以待征召。

以人民视角来看战争的过程,许多人都知道哪种武器更具杀伤力,哪种战术更有效,哪个人更有指挥才能,哪项战略更科学长远,但所有这些都是用来杀人的勾当,做得再好,值得骄傲吗?据称一年来已有10万名以上乌克兰士兵和18万名以上俄罗斯士兵在战场阵亡(各媒体报道不一,无官方确认数据);另有1600万名乌克兰人流离失所,数百万个俄罗斯家庭有人被征召入伍,这些人的生命处于随时被剥夺的危险之中。

目前看来,战场上的俄罗斯炮火更密,乌克兰则精度更高,进攻中俄罗斯占有优势,但乌克兰的伤亡数字相对比较少,谁若为此沾沾自喜或洋洋得意,都是无视那些生命受到威胁的人民的感受,因为对于战场上的人民来说,战争的全过程都是痛苦与煎熬。

以人民视角来看战争的效果,许多人都知道可以用控制范围、经济数据、能源资源、国际地位等要素来衡量,但种种效果都是建立在破坏的基础上;有没有人计算过,不搞破坏只搞建设,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很多事无法复盘,难以重来,尤其是战争带走的无辜又年轻的生命,谁能肯定其中没有爱因斯坦或托尔斯泰?被摧毁的各类建筑和设施,难道非得经过重建才能更美好?几千亿美元的战争投入,为什么不能用来投资更能造福人民的科技创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无法检验而难有共识。但如让战争中的人民来回答,他们多半会虔心乞求并保证,他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图抵得上战争中可能的所有收益,恳请战争发动者放弃战争。

审视俄乌这样规模的战争,人民视角其实不仅是指交战双方的人民,全球各地的人民都被裹挟其中。能源和粮食危机已使更多人处于挨饿受冻的状态;产业链、供应链的断裂,也使全球经济更加艰难;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罢工潮此起彼伏。另外,须要投入更多资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看起来正在边缘化,许多地方的人民正遭遇越来越多的突发自然灾害。由此看来,俄乌战争或许更应该以全球人民的视角来考量。

如果真的能以人民视角来看待眼前的俄乌战争,包括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战争,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胜负怎样,人民都是输家,生活不会变好,全程都是痛苦。

历史上的战争结局不是一方溃败就是双方都精疲力竭,现在的俄乌战争似乎正在向两败俱伤的持久战演变,其中所牺牲的生命和时间,都属不可替代,无法挽回。所以,俄乌战争一周年了,就请多以人民视角看一看,或许就会明白“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孙子兵法·九变篇》)的道理。

作者是中国扬州时事评论员

如果真的能以人民视角来看待眼前的俄乌战争,包括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战争,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胜负怎样,人民都是输家,生活不会变好,全程都是痛苦,那么,人民还会发动战争吗?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