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疫情海啸式爆发被质疑政策急转弯:中国要反思教训也要向前看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1-07 10:47

来源:香港01

作者:应濯

最近,随着中国防疫措施的全面放开,新冠疫情几乎呈现海啸式爆发。从东北到西南,从东南到西北,从北山广深到老少边穷,普遍都已出现大规模感染潮。这一结果是超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要知道,在一个多月前,即2022年11月下旬,中国社会还是盛行过度防疫,到处都是严防死守,岂料,突然之间,政策大转弯,12月全面放开,大量民众都被感染,退烧止痛药和新冠治疗药一药难求,持续至今。

从中国网络舆论来看,许多人对于政策急转弯颇有意见。他们当中不少人虽然是开放政策的支持者,但希望的是有准备情况下的平稳有序开放,而非目前的突然开放。 

他们会援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2022年3月的建议:“我们要藉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他们还会列举最近一些天中国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经济落后、集中大量老弱人群的农村地区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与新冠病毒贴身肉搏。

应该说,这样的批评可以理解,防疫政策的急转弯确实让相当数量的民众缺乏准备,尤其是农村居民和中下阶层民众。退烧止痛药和新冠治疗药一药难求,医院人满为患,涉疫谣言满天飞,殡葬服务供不应求,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中国放开过程的管理有些不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民众对于美好生活和良政善治的向往存在落差。对于中国来说,当务之急除了总结放开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之外,关键是尽快增加治疗药物供应,关心农村居民和中下阶层的就医需求,保护好脆弱人群。

不能忽略的是,中国防疫政策急转弯既有现实压力,又是一种“快速过峰”的策略。现实压力是指疫情三年对于经济民生的冲击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防疫模式的地步,许多企业裁员或者倒闭,许多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在12月放开之前,相当比例民众对于过度防疫的负面情绪已接近临界点。“快速过峰”的策略是为了尽可能缩短走出疫情的时间,让社会早日回归正常,振兴经济。目前来看,北京等不少大城市基本扛过第一波,开始恢复往日的车水马龙,复苏趋势明显。但“快速过峰”策略的副作用同样明显,短时间内感染人数的急剧增加让许多民众猝不及防。

事已至此,中国社会只能一边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保护好脆弱人群,重点关注落后的农村地区,另一边总结经验教训,向前看。中国是个疆域广袤、人口规模庞大的超大型国家,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任何政策的制定除了考虑统一性之外,还应考虑差异性,学会因地因人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三年防疫的一个最深刻教训是层层加码、一刀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总结三年防疫的经验教训,才可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从目前趋势来看,除非新冠病毒出现新的危险毒株,中国走出疫情已成定局。与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经历大规模感染后回归正常一样,中国终究会挺过去,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从2023年1月8日起,中国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重新与世界互联已经不可逆。此时此刻,中国社会除了要采取补救措施,让走出疫情过程少留遗憾,亦要向前看,早日全力拼经济,改善民生。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