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称就业形势改善 分析:失业率统计方法与现实脱节
中国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之际,官媒却称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引发民间对失业率数据真实性的质疑。分析认为,中国的失业率统计方法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漏洞,亟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星期六(6月17日)在头版刊文,列举广东、江西、湖北和重庆等地的促就业措施,指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积极应对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
这篇题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的报道称,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25岁到59岁就业主体人群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已连续三个月下降,“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四公布的最新数据,25岁至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从4月的4.2%微降至5月的4.1%。然而,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在5月升至20.8%,较4月攀升0.4个百分点,再创有纪录以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天在发布会上被问及失业率数据如何统计、能否反映青年人就业真实情况时说,中国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将16岁及以上人口划分为就业、失业和非劳动力。其中,就业人口是指在一周内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和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人。
“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属于就业”的话题随后登上微博热搜。有网民调侃:“拯救失业率还得靠统计部门”。也有人认为,即便以如此低的标准计算,青年失业率都突破历史纪录,“可见真实情况有多严重”。
关于中国失业率统计方法的争议在学术界早已有之。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研究员王明远本月初就撰文指出,美国规定每周工作15小时才算就业,法国则要求每周工作20小时,中国每周一小时的就业定义明显低于国际标准,导致官方数据与民众感受不符。
王明远进一步阐述,中国最低时薪为21元(人民币,下同,约4新元)左右,一周工作一小时意味着每天仅有3元收入,远低于联合国1.9美元(约2.6新元)的每日最低生活开支标准,显然不能视为能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上月接受经济观察网访问时也指出,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和国际数据存在一定差别,不能简单直接地进行对比。他说,中国一直以来的主要问题是就业率高而工资收入低,普遍存在工作中“穷人”的问题,即就业不足(underemployment,新加坡称“未充分就业”)。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青年失业的大背景下,官方说法激起舆论反弹在意料之中,也暴露了当前失业率统计方法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唐任伍认为,国际劳工组织的部分标准并不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的情况下;一味照搬不仅难以反映现实,更不利于改善现状。“今年来民间有不少观点认为失业率被低估,官方应借此契机改进统计方法、完善失业保障。”
曾湘泉说,劳动市场观察是很复杂的问题,但目前中国主要只有调查失业率这一项固定公布的数据。“如果能有更多观测劳动力市场的细化指标,我们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就可能更精准,就业政策的制定也就会更科学,也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