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去风险”难撼中国制造业优势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月18日刊发题为《去风险努力误解中国制造业优势》的文章,作者是王晓风(音)。文章摘编如下: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过去三年来,美国一直在努力应对对华贸易关系“去风险”的挑战。这包括通过关税、制裁和排除税收抵免等措施,减少对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主导作用的依赖。美国政策制定者乐观地认为,这些行动不仅将确保符合美国利益的弹性供应链,还将阻碍中国在高端工业化方面的进步。
“去风险”带来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中国对美出口的下降。然而,标准贸易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去风险”的实际效果。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在最近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到目前为止,供应链多元化的总体规模并不大,在中期内不会削弱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支持这一评估的是,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持续增长,到2022年达到约30%。尽管(美方)正努力使供应链多样化,但中国的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在评估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持续突出地位时,中间产品的战略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将中间产品作为衡量标准,有助于解释为何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因“去风险”而受到削弱。此外,它还揭示了构建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供应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比最初看起来的要大得多。
近20年来,中间产品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几乎贡献了外贸增长的60%。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半成品出口国的地位。它在中间产品生产中的主导地位甚至比在最终产品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更为重要,巩固了其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中国在中间产品生产方面的主导地位,使其在管理供应链多元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惠誉国际信用评级预计,从中期来看,生产转移对中国贸易价值的影响将是相对温和的。这要归因于对来自中国的中间产品需求的大幅飙升,这起到了缓冲作用,抵消了成品出口下降造成的潜在损失。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多元化可能会推动那些使用中国中间产品制造商品出口到美国的国家增加需求。中国对参与生产转移国家(如越南)的中间产品出口显著增加。尽管2022年越南的出口总额达到了中国的10.36%,但其增值出口(出口总值减去进口中间产品)仅为中国的1.28%。这凸显越南在关键工业投入上对中国的严重依赖。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中国供应链的其他新兴竞争者中,比如墨西哥。它们对中国中间产品的依赖削弱了“去风险”战略的效果。
作为中间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不仅有助于中国抵消出口损失,还为其提供一个更重要的优势,尽管不那么明显。这一优势使中国在供应链多元化环境中比美国更具弹性。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理查德·鲍德温的新研究揭示中国和美国之间不对等的供应链依赖。
通过仔细审视美国制造商从第三方供应商那里购买的产品中的中国投入,鲍德温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中国产品对美国制造业的实际影响几乎是最初表面上的四倍。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业对中国供应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
尽管存在固有缺陷,但美国正加倍努力在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上实现“去风险”。然而,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美国能否扭转中国目前占全球制造业三分之一的主导地位?随着中国继续推进其优势地位,美国试图扭转这一趋势的努力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编译/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