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巴以与俄乌两场冲突 未来何去何从?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12-23 09:10

来源:香港中通社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3年,全球地缘政治持续紧张。俄乌冲突未止,巴以冲突再起,全球安全和发展问题更显突出。

今年10月,哈马斯突然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以色列随即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加沙地带成为战火燃烧之地。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地时间12月18日发表声明说,自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1945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2万余人受伤。

尽管本轮冲突曾短暂停火,但巴以冲突的复杂性、多元性以及国际社会在此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和态度使得解决冲突的难度加大。

这次巴以冲突是否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对此表示肯定。他认为,在10月7日之前,没有人能够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冲突。本来近些年中东政治的重心是阿拉伯国家跟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想把巴以问题搁置到一边。现在证明没法维持现状,不能搁置。另外之前以色列一直认为哈马斯是一个威胁,但是可控的。那么经过10月7日的事件后,以色列改变了看法,它认为对付哈马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彻底消灭。

谈到以色列下一步会怎么样,牛新春预测,对以色列来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还会持续一段时期,但它不会无限期的持续下去,有可能持续几周或者一两个月,然后就会变成小规模的游击作战。

当提到美国的角色时,牛新春说:“美国不是监督和调停,美国是明显的站在以色列一边的,支持以色列全面剿灭哈马斯。只不过是美国要求以色列在全面消灭哈马斯的战争中,要注意保护平民,要减少人道主义灾难。”

另一方面,根据哈马斯方面的数据,加沙地带死于战火的两万人中,包括8000多名儿童、约6200名妇女、310名医务人员。另有超过5.2万人受伤,6700余人失踪。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估计,加沙地带约85%的人口,即190万巴勒斯坦人,被迫流离失所。随著以军不断向南推进,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涌向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现有的避难设施根本无法满足激增的需求,大多数流离失所者只能在寒冬中露宿街头。

尽管如此,以色列外长埃利·科亨12月13日表示,现阶段同意在加沙地带停火将是一个错误,无论是否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以色列都将继续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

巴以冲突要想在短期内结束,看来是不太可能。

而另一场备受世界瞩目的俄乌冲突仍处于持续紧张之中,目前还没有止停的明确信号。

经历了近两年的冲突后,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背后的西方其实都展现出一定疲态,和平谈判迟早要进行,甚至可能已经秘密进行了。但有报道指出,一旦停战谈判开始,最大输家之一就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乌克兰原本应在明年3月大选。但今年11月,乌克兰最高议会拉达各党派达成共识:战争结束前不进行总统选举。但11月的民调数据显示,乌克兰人对泽连斯基的信心已经从高峰时的超过90%降至32%。一旦停战达成,选举进行,泽连斯基大概率会下台。

一些乌克兰国内批评人士就指责泽连斯基在利用“长期战争”走向逃避选举。而泽连斯基潜在竞争者名单中就有乌军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乌克兰和西方媒体都报道了他与泽连斯基的冲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表示,此前西方一直批评俄罗斯是一个不民主的国家,但俄罗斯已经宣布要大选,普京要参加竞选。在西方看来,俄罗斯可以在战时大选,乌克兰为什么不可以?而一旦大选,泽连斯基大概率会下台,乌军总司令会取而代之,然后才能够跟俄罗斯进行谈判妥协。因为泽连斯基已经被描绘为“英雄”了,他没办法妥协。

至于这场冲突最大的受益者,王义桅认为是美国。他解释说,美国不断拱火的原因实际上是削弱俄罗斯,切断俄罗斯和德国的能源联系,现在“北溪一号”已经被炸掉了,这样德国就不会成为美国的再工业化对手。另外一个就是通过不断拱火卖武器,达到制造业回流、再工业化的目的,所以乌克兰就是个牺牲品。而美国在这次俄乌冲突中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