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兴:香港再缤纷须从“港味”入手
持续三年多的冠病疫情和旅游限制,重创香港的零售业和旅游业。业界一直期待复常后的“报复式来港”,解封后却变成“报复式外游”,近至深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远及欧美澳加,均能看到不少香港人的身影。在疫情过后的各个长假期,港人北上人数大增,反观中国大陆旅客南下仍未恢复至2018年的水平。对香港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警讯,或多或少显示香港吸引力似乎大不如前,甚至连本地消费也难以挽留。
香港政府为吸引旅客和振兴消费,先后推出“开心香港”“香港夜缤纷”等活动,效果似乎可圈可点。但相比起“运动性质”的宣传和活动,更重要的或许是要了解香港失去吸引力的症结所在。
昔日的香港被誉为购物天堂,原因无他,因为价廉物美有特色。在中国大陆全面开放自由行后不久,笔者正好在北京求学。提及香港,不少同学的评价是“买东西很便宜”和“质素有保障”。在低税率和自由贸易的环境下,舶来货的价钱在香港往往比在中国大陆便宜得多,而且容易买到正货,款式亦较齐全。正值当时中国大陆经济起飞,港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加上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大陆人对食用物品安全尤其关注,促成“港货”有莫大吸引力,特别是对消费力较高的中产阶级,亦令香港在近十几年来一直是大陆人最主要的外游购物地点。
但中国大陆人对港货的青睐,却导致香港旅游业和零售业一直有一种吃老本的心态,似乎觉得就算什么都不做,旅客便会自自然然来购物。疫情前,香港市中心各处都是药房和金铺,少见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当邻近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澳门等地,持续发展具有当地特色或极具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时,香港却一直停留在幻彩咏香江、海洋公园和迪士尼乐园的时代。这些皆令香港被比下去,形象被塑造成一个仅供购物的地点。
近几年来,港元跟随美元持续上升,来港购物已不再实惠,用同样的价钱,在深圳、日本等地,能买到更廉价的产品。早前就有报道提及,一名中国大陆游客发现,在香港一家日资零售店购买的牛仔裤,竟比深圳门市贵约一成。一直以价格作为吸引游客卖点的香港,一旦失去价格优势,结果就如现在一样,难以恢复昔日光景,甚至连本地人也减少留港消费,宁愿趁假期外游。
这是否表示香港已经没有吸引力?却也未必。香港若不再价廉物美,就要从特色方面着手。关键正是中国大陆经常提及的“港味”。香港和大陆的生活模式和文化有异,加之英殖时期的遗留物,均被视为港味的体现。如早前掀起一股到香港快富街、麦当劳道打卡的热潮,因大陆不会有以此命名的街道;香港大学内的英式建筑能吸引游客参观,因风格独特;大陆影视圈蓬勃,但香港歌手的演唱会仍有不少大陆棒场客,因广东话歌和歌词别具特色;港剧和港产片仍有一定热度,因社会环境的不同。以上种种,反映港味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亦正是塑造对香港印象,吸引旅客的主要卖点。
当然,如何重塑港味已是一个难题,尤其是近年来港味有淡薄的迹象,而特色是一种无形的概念,难以准确具体地描述和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北京上海各有特色,香港须要展示香港的独有味道,而非一座只有经济的城市。留住港味的同时,亦要考虑达至持续的发展。周星驰的电影再精彩、陈奕迅的歌曲再动听,也会有过时的一日,如何继承这份味道才是关键。
作者是香港文字工作者、兼职心理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