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特稿:华为原生鸿蒙加速移动操作系统分化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11-11 07:21
特稿:华为原生鸿蒙加速移动操作系统分化

“别人断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这是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2012年在一次内部会议,针对终端操作系统开发,发表防患于未然的讲话。

经历了美国多番制裁后,这份“备份系统”在12年后,终于以原生形态走上台面。

10月22日,华为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原生鸿蒙(HarmonyOS NEXT),成为继苹果iOS和谷歌安卓系统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原生鸿蒙的问世,标志着该系统不再依赖西方技术,彻底摆脱外界对其“安卓套壳”的质疑。

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与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朱飞达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指出,随着中美技术壁垒加深,操作系统的限制难免进一步扩大,原生鸿蒙是华为在这场博弈中的必然产物。

他说:“这完全是出于政治考量,不是让用户有更多选择的问题。”

即便如此,朱飞达认为,华为推动原生鸿蒙的时机已经成熟。他指出,华为是全球唯一实现从芯片研发、设备制造到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开发的全链路自研企业,使其在竞争中具备了其他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他说:“这种完整性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使华为的硬件和软件得以深度融合,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

过去20多年,智能设备操作系统一直由欧美公司主导。原生鸿蒙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首个移动操作系统的问世,也意味着鸿蒙将与iOS和安卓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朱飞达认为,鸿蒙能否在新格局中稳固立足,关键在于系统的应用程式生态规模和开发者群体的活跃度。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董事长余承东在推介活动中提到,原生鸿蒙系统应用数量在四个月内增长了10倍,已超过1万5000个。

相比iOS和安卓的数百万级应用商场,原生鸿蒙的应用数量显得微不足道。有评论认为,华为或将重蹈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的覆辙,由于应用生态不健全而被市场淘汰。

但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华为重演上述历史的可能性并不大。

朱飞达指出,提高应用程式渗透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更优秀应用程式的开发。然而,华为的策略并不是以量取胜,而是着眼于将使用率最高的几千个应用先移植到鸿蒙,最快实现可平行操作。

他说:“大部分用户没有时间或精力去翻看成千上万的应用,最终常用的也就那么几个。在这方面,鸿蒙已经赶上,用户基本上不会因为应用不够而影响使用体验。”

不过,科技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分析师钟晓磊受访时认为,目前许多应用程式开发商愿意为鸿蒙进行适配,主要因为该系统的热度和华为的激励政策。

他说:“在这股热度过后,鸿蒙在软件迭代和升级维护上能否赶上安卓和iOS的步伐,将是值得关注的挑战。”

但钟晓磊强调,华为在高端市场的规模和用户付费能力方面相对较强,这让开发者看到为鸿蒙适配和开发应用程式的潜在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对于一些小众或专用的应用程式,适配和开发原生鸿蒙应用的进展可能较慢。有应用开发商认为,当前原生鸿蒙系统不支持混合开发,可能会成为应用数量扩展的一大障碍。

混合开发是一种结合Web技术与原生应用的开发模式,使用这种模式的开发者只需编写一套代码,即可同时适用于iOS和安卓平台。

新加坡手机应用开发商Originally Us联合创办人郑伟杰受访时说,混合开发是全球多数应用程式的主流构建方式,但原生鸿蒙对混合框架的支持微乎其微,对开发者带来挑战。

他举例,早期的鸿蒙系统基于安卓代码,开发者两三天就能将安卓应用适配至鸿蒙。然而,切换到原生鸿蒙后,开发者必须重写应用代码,整个过程要至少两到三个月。

他说:“除非这些企业在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否则很难想象他们会投入资源来进行这样的开发。”

朱飞达认为,鸿蒙的逐步完善将形成一个更具中国特色的生态系统。然而,鸿蒙与其他系统在技术路线、生态建设、市场格局的差异,将推动“中系生态”与“全球生态”之间的区分,加速全球操作系统市场的分化。

他还说,全球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需求,倾向选择特定的操作系统,从而逐渐形成区域化的操作系统市场格局。

郑伟杰认为,原生鸿蒙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他说,不排除华为可能会为鸿蒙开发新功能,例如,在鸿蒙上使用安卓应用的模拟器,或者支持跨平台兼容的工具等,缩小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差距。

科技咨询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高级研究员黄子兴观察,通过鸿蒙的“元服务”和跨终端功能,华为希望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型,以顺应手机行业增长放缓的趋势,并探索长期的收入增长点。

“元服务”是鸿蒙旗下的一种轻量化服务形态,旨在为用户实现个性化定制。

黄子兴表示,元服务具有增强用户粘性的潜力。他研判,尽管目前这项服务仅在中国推出,但华为的最终目标是拓展到海外市场,相信他们会努力减少与海外的差异,为未来的国际化进程铺平道路。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