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柴静回归 谁在批判?
中国知名媒体人柴静在消失近八年后,本周带着她的最新纪录片《陌生人》回归。
柴静在预告片里说,她2017年随先生工作移居西班牙巴塞罗那后不久,遭遇了恐怖袭击。为了弄清楚恐怖主义为什么会发生,她两个月后开始了调查,并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六集纪录片。
这条4分30秒的预告片,柴静8月13日发布在微信视频号“欧洲的陌生人”上。一小时后,平台以“视频涉及违规内容”为由删除了预告片。
柴静两天后(8月15日)在YouTube上发布了预告片,并按照原计划于星期四(8月17日)推出纪录片第一集《以谁知名》。截至发稿时,预告片和第一集分别播放了11万和7万3000次。
预告片下方的1500多条评论,大多数都是表达对柴静的喜爱和尊敬:“得知你依然做着调查记者真的太好了”,“您过得好便已安心”,“老师还是能够做出足以震撼世界的内容”。
但中国社交平台上更多的是讨伐柴静的声音,微博账号“柴静看见”七年前一条祝福新年快乐的微博下,已有超过2万条评论:“暴露立场,就不要洗白”,“应该不准踏入中国的土地,账号也应该被封”,“应该将女间谍反绑!”
《陌生人》讲了什么?
引发中国网民口水战的《陌生人——对话圣战分子》是一部讲述恐怖主义的纪录片。
第一集一开头,柴静以轻松的口吻讲述举家搬到西班牙的经过:“离开北京前,我把所有以前采访穿过的西装都送了人。对我来说,这是个解甲归田的动作,我要去一个陌生的国家,不再工作,只是生活。”
一个月后,柴静居住的兰布拉大道上发生了恐怖袭击。恐怖分子驾驶小货车在大道上冲撞行人,造成1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柴静说,最让她震惊的是袭击者的脸。他们看上去像学生,是在西班牙出生长大的第二代摩洛哥移民。他们没有恐怖主义前科,受过良好教育,有语言、有技能、有工作,更融入西方,但却被恐怖主义动员。
第一集纪录片里,柴静去到袭击者生活过的地方,走访他们的家庭、学校、清真寺、他们工作过的地方,以及自制炸药的工厂。
对于为什么要拍摄纪录片,柴静在第一集最后五分钟给出了解答。一名遇难者父亲走不出失去三岁儿子的伤痛,他问道:“什么时候人们才开始寻找真相?只能我去做吗?一个死去的三岁男孩的父亲?我受过什么训练呢?”
柴静说,这名父亲的话抽打着她的心,“我是一个欧洲的陌生人,但20年的职业训练教给我寻找答案。”
十年《看见》
柴静1976年出生于陕西省临汾市,24岁那年在中国知名电视制作人陈虻的邀请下加入央视,先后主持了《新闻调查》《面对面》《看见》等节目。
2003年沙斯疫情暴发,柴静进入病区报道,先后七次与病人面对面,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在主持《新闻调查》期间,柴静报道了甘肃省武威凉州区双城小学的学生服毒自杀案件(《双城的创伤》,2003年),揭露了中国音乐学院2004年高考招生严重不公正事件(《命运的琴弦》),探讨了中国同性恋的社会接纳和HIV感染问题(《以生命的名义》,2004年),还走进女子监狱,揭开女囚杀害丈夫背后的真正原因(《女子监区调查》,2005年)。
柴静将在央视的十年经历写成《看见》一书,于2012年出版,畅销300万册。
一年后柴静在美国产下女儿,被网民质疑“假爱国”。2014年初,柴静从央视离职,之后淡出公众视线。
《穹顶之下》的是与非
2015年2月28日,柴静带着自费拍摄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重回大众视线。纪录片同时在优酷网和人民网播出,据英国BBC报道,48小时后,该视频的总播放次数已超2亿。
《穹顶之下》播出首日,人民网发布了对柴静的专访《“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播出第二天(3月1日),现任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时任中国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履新后的首场座谈会上提到了热播的《穹顶之下》。
他说:“昨天晚上我看了柴静制作的纪录片,今天上午给她发了短信,向她表示感谢,她从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健康的视角,唤起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
但在陈吉宁发表上述言论的同一天,优酷网、人民网等网站纷纷撤下《穹顶之下》视频,至今仍未恢复。
不过,视频被撤下次日(3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试点工作,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
伴随着《穹顶之下》下架,围绕着柴静的风评开始转动,部分学者认为片中引用的数据缺乏权威性,雾霾和致死率的联系也欠缺支撑。
《穹顶之下》也被与政治挂钩,有网民指出,片尾致谢提到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而NRDC在成立时接受了福特基金会40万美元(54.3万新元)的资助,并认为柴静可能获得了美国的资金支持,拍纪录片丑化中国叛国求荣。
谁在批判柴静?
这一次的《陌生人》,柴静未等到正片播出,就先迎来了批判。
豆瓣作者“向日葵人生”8月16日发布的千字长文写道:“她自己就觉得自己作为一名黄皮肤的前中国人,就应该在对强势民族的讨好中,通过贬低自己,诋毁同胞,来获得主人的垂怜。”
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7月30日在个人YouTube频道发布视频《不知还能说什么,不知还能怎么说》,他在提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学坍塌事故时,略带调侃地说:“如果有验证不周的,你们就可以默认为是有西方势力在我背后给我出主意。”
崔永元的一句玩笑话,点出了中国舆论场上的中西对立:相反的观点即打入西方阵营。而在柴静身上,这种中西对立更甚:讨论西方社会的恐怖主义就等同于带着西方立场。
这种对立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理性讨论问题的环境的缺失。得出柴静是“西方官媒”“女间谍”结论的时候,纪录片的第一集都还没有推出,完全基于一条4分30秒的预告片。
不少网民说,自《穹顶之下》之后,便对柴静“毫无好感”,认为她“怎么都洗不白”。因此无论她之后做什么,都不能改变对她的看法。
批判柴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批判柴静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许多大众被舆论裹挟、加入批判大军前,是否有进行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偏向天平一端的舆论无形中还会化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打着顺应民意的名号,砍向原本已被挤压的舆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