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植据传计划重组债务 暂停兑付理财产品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08-18 08:12
中植据传计划重组债务 暂停兑付理财产品

(上海/香港综合讯)中国资产管理巨头中植集团据报告诉投资者,公司正面临流动性危机,已停止理财产品的支付,并将展开债务重组工作,成为最新一家面临危机的金融巨头。

据路透社报道,一段会议视频显示,中植管理人员星期三(8月16日)在一个会议上对投资者说,他们已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上月开始对公司进行全面审计,并在寻找战略投资者,在完成审计工作前,无法确定公司是否资不抵债。

该公司补充说,目前计划通过重组自救,重点是债务回收和资产清算,破产也是一种选择,但他们没有透露需要重组的债务金额。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说,在流动性紧张加剧的情况下,中植7月底聘请了毕马威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了评估。

自7月底以来,中植控股旗下的中融国际信托公司拖欠了数十款投资产品的款项,逾期金额近1亿元(人民币,下同,近1871万新元)。焦虑的中国散户投资者纷纷询问上市公司在中融信托的风险敞口。

逾20人本周聚集在中融位于北京的办公室外抗议,一段视频显示,一名女子愤怒地问道:“为什么公司不还钱给我们?”

中植集团是一个覆盖金融、投资、财富管理、新金融等行业的庞大资本帝国,总资产规模一度超过万亿,持有五家资产管理公司、四家财富管理公司和中融国际信托的股份。中融国际信托管理7000多亿元的资产,拥有大量房地产业务。

中国近年加大力度打击高风险影子银行活动,加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令中植集团的业务面临流动性压力,也再次凸显中国房地产业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

一些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更相信,中国官方的房价指数可能低估了楼市低迷的深度,实际状况可能比官方数据严重得多,其中部分原因是长期以来的计算方法难以抓住市场的转折点。

中植集团的财务问题,将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最新挑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据报已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对中植的风险进行审查,表明官方担心危机可能蔓延。

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高达3万亿美元(4.0733万亿新元),类似中植这样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信托和财富管理部门销售与影子银行相关的高收益投资产品,并与银行和其他金融公司有着密切联系,若出现一连串违约,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寒蝉效应。

一些投资者说,在最近几周,北京、四川、江苏、山东等地数十名购买了中植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获当地警方到家中“亲切拜访”,并敦促他们不要公开抗议。在对金融危机蔓延的担忧加剧之际,这是中国官方担心出现社会动荡的最新迹象。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