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黄小芳:四天三夜的神舟十六号采访行程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06-03 07:21

“飞机即将降落,根据当地机场规定,请在降落期间全程关闭遮光板。”

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星期二(5月30日)发射,外媒记者上星期天(5月28日)抵达军民两用的甘肃张掖甘州机场,从这里开始为期四天的神舟十六号采访行程。特殊的机舱广播,让人瞬间感受到甘肃这个军事与航天重地神秘且警卫森严的氛围。

共有16名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际媒体的记者,参加中国官方安排的神舟十六采访活动。听同行说,这相信是过去一年多来,最多外媒记者参加的一次采访活动,除了中国航天发展向来受到国际高度关注外,背后还有外媒实际操作的考量。

这是中国防疫政策松绑后首个载人航天采访项目。由于去年两次的神舟飞船发射都碰上较严重的冠病疫情,记者采访前须隔离好几天,因此许多外媒都难以派人参加采访。这回少了疫情限制,不少外媒都把握难得的机会进入中国戒备森严的航天基地采访;有了现场采访素材,神舟十六号升空的相关报道在外媒中能见度自然更高。

神舟十六号是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不过,中国空间站去年底已完成建设,相较于神舟十四和十五,神舟十六号并没有重大技术突破,更多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例行任务,外媒事前也不知道航天员名单。从记者采访的角度而言,如何找到吸引读者的崭新新闻点是此次采访的一大挑战。

记者会前一天的晚餐时间,不少外媒的记者还在相互打听消息,“你为什么会来?”“你们特别关注哪方面的内容?”“这次有什么新的新闻点吗?”。不少外媒直到记者会前,仍不确定这次有哪些新点可报道。

直至星期一(5月29日),中国官方在记者会公布首位非军人出身、并且戴眼镜的桂海潮,为三名神舟十六号乘组人员之一,各家媒体同行心头的大石才落了地。

当这名外表憨厚的科研人员和另两名航天员景海鹏与朱杨柱走入见面会会场时,摄影记者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落。桂海潮在见面会上回应媒体提问时说,“航天员这三个字对我来说,既神圣又遥远……入队后,我感受到了航天员队伍的可亲、可爱。”

桂海潮这番话,带出了他作为首名科研背景人员登上中国载人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标志性意义——不论对外或对内,中国都在寻求释放中国航天发展“可亲、可爱”的信号,以拉近国内民众以及国际社会,与中国航天的距离。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引起美国的高度警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尼尔森(Bill Nelson)去年7月至今至少两次在媒体专访中警告,中美前往月球的航天竞赛日趋激烈,如果中国赶超美国,就可能会在月球上设立据点,试图独霸月球表面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或者不让美国进入。

中国此次派没有军方色彩的桂海潮进入太空站,是对外界质疑声浪的一种回应,显示中国着力为其航天发展打造和平、非军事用途、着重于科研发展的形象。

桂海潮在2014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曾先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地球空间科学与工程系,以及当时的瑞尔森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2017年回中国。派一个拥有西方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进入中国空间站,也有助于彰显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化形象。 

在中国国内,过去30年的航天发展已经成为凝聚民心、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工程之一。一名戴着眼镜、外貌和一般人没有太大差别的教授上太空,能点燃不少年轻人的航天梦,也让中国的航天发展显得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中国空间站已正式进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2030年将是标志性的一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以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也定于2030年停止使用,届时中国很可能成为国际上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天宫”空间站的建成已证明中国的航天实力,航天员约半年一次的轮替也已成为常态。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航天发展将不再着重于寻求第一次的突破,而是聚焦于技术积累。中国下来几年内可能不会和过去一样密集地出现重大的航天技术飞跃;如何毫无意外地稳步追赶美国,在国际上树立其航天领导者的地位,才是中国下阶段的发展重点。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