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受疫情重创加上西方国家围堵 中国为经济定下约5%审慎增长目标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03-06 07:21
受疫情重创加上西方国家围堵 中国为经济定下约5%审慎增长目标

即将卸任的中国总理李克强星期天在全国人大会议开幕会上,宣读任内的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并公布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这个目标低于去年官方定下的5.5%左右的增长目标。

中国在走出疫情后的第一年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审慎地设定在5%左右,处于外界预期范围内的低端,显示在三年疫情重创和西方国家围堵下,高层不敢低估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即将卸任的中国总理李克强星期天(3月5日)在全国人大会议开幕会上,宣读任内的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并公布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这个目标低于去年官方定下的5.5%左右的增长目标,也是除疫情暴发的2020年外,中国政府自1991年来设定的最低目标。

受疫情多地反弹、内需疲弱及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影响,去年中国经济最终仅实现3%增长。不过,自去年底松绑防疫政策后,中国的商业活动快速回温,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数据出现反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底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多家国际投行甚至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速做出超过5.5%的乐观预测。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卢姿蕙解读,李克强报告的措辞显示,中国政府认为重新开放对增长产生的推动力可能只是暂时的,“政策方向是只通过有限的刺激来达到5%的增长目标”。

李克强: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台湾开南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张执中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也研判:“5%左右的增速目标比较保守,但有保守的依据。过去三年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美中关系持续走低,让未来的增长比较悲观。”

李克强在报告中对中国面临的问题作出冷静评估,强调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报告指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外部针对遏制不断上升。”

中国正面对美国主导的科技脱钩和政治围堵压力,台海局势也令北京担忧。

为此,中国连续第三年上调国防支出增幅,同比增长7.2%;外交支出增幅也从去年的2.4%上调至12.2%。

内部问题方面,李克强坦言,国内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稳就业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

他也批评政府机构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有的地方政策执行‘一刀切’、层层加码,有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单打一,存在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

中国将在本次人大会议后组建新一届政府。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强预计将接棒李克强,成为新一届中国政府首脑。

学者认为,设定较谨慎的增速目标能为新一届政府留有余地。张执中说,如果把增长目标设得过高,李强政府可能会因绩效不足陷入被动。

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用超过八成篇幅总结政府过去五年的成绩,仅对新一届政府工作提出简要建议。

李克强总理生涯画上句点 10年来营造平实重视经济形象

他说,今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着力扩大内需,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信心”,以及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李克强在2013年出任中国总理后,营造平实、接地气和重视市场经济的形象。他力推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改善民生等政策。不过,中共这些年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对决策的影响力已减弱。

李克强星期天以平和语气宣读任内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流露特别感情。约53分钟的报告结束后,他在掌声中向台下和主席台各鞠躬一次,就座前再次向全场深鞠躬,为10年总理生涯画上句点。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