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拉哈里: 中国改变俄乌战争立场 中欧关系才能实质改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外交部前常任秘书比拉哈里认为,除非中国改变对俄乌战争的立场,否则中国和欧洲的关系不大可能出现实质的改善。
比拉哈里星期三(4月5日)在国大东亚研究所举办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年后:对朝鲜半岛及周边地区的影响?”线上讲座指出,过去几年,中国的表现显示它没有很好地了解欧洲,甚至一再错误解读欧洲,原因是西方国家和中国的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他说:“欧盟内部、美国内部、欧洲和美国之间未来仍会有很多争论,但民主国家本来就是会有争论的。我希望北京和莫斯科能正确地看待这些争论。它们是争论方法,而不是争论目标。”
比拉哈里回答提问时进一步指出,不能将欧洲出现争论错误解读为欧洲变得衰弱,因为俄乌战争正好凸显欧洲依然能够团结一致,承诺为乌克兰提供支援。“因此,除非中国改变对乌克兰的立场,否则中国和欧洲的关系不大可能取得实质的改善,即便欧洲继续与中国交往。”
法新社早前报道,一名驻北京的欧洲外交官说,欧盟对中国在俄乌战争所采取的立场感到失望,也对欧盟说服中国改变立场不抱希望,因为中国仍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小弟”。
比拉哈里也指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针对中国的一些重要讲话,标志着欧盟与中国“天真交往的时代”已经结束。
他说,冯德莱恩的讲话清楚表明欧洲的态度,“你必须与中国这样的大国交往,但你必须不抱幻想地与它接触”。
冯德莱恩上星期四(3月30日)在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发表讲话时说,过去几年,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和艰难”。欧洲必须降低中国风险,但不希望与中国完全脱钩,而“中国如何继续与普京的侵略战互动,将是未来决定欧盟与中国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
比拉哈里也认为,俄乌战争也大大削弱了不扩散核武器的努力,《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已进入加护病房,且前景不乐观”。
他说,对朝鲜来说,拥有核武器是政权存亡攸关的问题,目前已不可能迫使朝鲜放弃核武器;而朝鲜拥核,将促使韩国和日本终有一日成为美国联盟体系下的核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