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局干部拿几百张已亡人员社保卡狂取款牵出千万贪腐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月10日信息显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湖南省一起千万社保基金案的始末,28名党员干部被严肃追责, 11名公职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令人称奇的是,这样一则大案告破背后竟源于当地银行的深夜警铃...
这是一起典型的多人共谋、监守自盗,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2021年2月1日深夜,湖南省衡南县一家银行业务报警系统骤然响起,有人在该行自动取款机上使用多张银行卡,因长时间运行触发了系统报警。公安部门调查发现,取款人是衡南县人社局农保中心征缴股股长阳某,其随身携带612张社保卡,并已取出15万余元现金。涉及多名党员干部的衡南社保基金案由此浮出水面。
案发后,公安机关将发现的公职人员有关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鉴于该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坏,湖南省委明确由省纪委监委牵头,督促衡阳市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从严从快查处案件,并彻查该案背后的失职失责、违纪违法问题。
经查,2015年底至2021年1月期间,阳某勾结一些乡镇劳务站负责人,先后收集死亡人员社保卡900多张。因信息更新不及时,系统还在继续向卡上发放社保资金,他将卡里社保资金违规套取后,除了部分送给别人外,其余全部据为己有。
随后,阳某又拉拢买通衡南县人社局农保中心发放股干部廖某某,请示其帮助激活暂停的社保卡,从中套取社保资金。随着套取现金越来越多,为避免被发现,阳某找到该中心主任伍某,送上好处费,让他在每个月的养老金发放审批中“开绿灯”。此外,他们还通过调高发放标准、前移发放时间等方式,套取更多资金。
据办案人员介绍,该案涉案人员通过待遇续发、待遇补发和待遇调整等方式,共计套取并贪污养老金1700多万元,其中阳某一人就分得1500多万元。而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却长期疏于管理,层层失职、失守。
湖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中,衡南县委、县政府和县人社局主体责任层层缺位,行业系统、内控监管、财政审计监督等监管机制层层失守,衡南县纪委监委驻县人社局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宽松软,教训十分深刻。
目前,该案涉案赃款已全部追缴到位,涉嫌共同贪污的9名公职人员和涉嫌玩忽职守的2名公职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负有领导责任、监督责任的28名党员干部受到严肃追责问责。
查处一案、震慑一片、治理一域。湖南省坚持举一反三、查纠并举、以案促改。聚焦社保基金管理的主要风险和关键环节,全面清理问题线索,做到“四个起底”,即巡视发现的社保问题、审计发现的社保问题、纪委监委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社保案件、群众信访反映的社保问题全面起底。截至2021年12月上旬,全省共起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收到的社保基金领域信访举报801件,核查属实或部分属实300余件。
与此同时,湖南省各级纪委监委以衡南社保基金案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社保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专项监督检查,督促省市县三级联动排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收管支”情况。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一方面督促推动各级职能部门以人查卡、以卡核人,挨家挨户全面核查,围绕多领冒领等问题进行重点核查;一方面派出多个督导组赴各地察访督导,省市纪委监委驻人社、公安、审计、卫健、民政等部门纪检监察组紧盯条线加强监督。
截至目前,湖南省共排查并整改相关问题4700多个,止付金额3.4亿元,追回养老保险待遇资金5.7亿元;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社保领域案件431件,立案310人,移送司法机关3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2人,追缴或挽回经济损失5300多万元。
针对衡南社保基金案折射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域存在多领冒领、社会保障卡非本人持有等乱象,暴露出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存在制度落实不严、监管效能不强等问题。湖南省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警示教育和日常监管,推动制定社保基金监管及社保卡管理、经办机构内控管理、第三方审计、死亡人员信息申报登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立社保基金核心数据联通共享核查机制、风险数据共享比对机制等,解决信息不联通、不共享等问题。
不仅是社保卡,湖南省纪委监委还聚焦民生领域,以医保卡、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等为整治重点,坚决守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在深化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开展“清廉医保”专项监督检查,紧盯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医药企业、职能部门等,向欺诈骗保、过度医疗、医药回扣、贪污挪用等顽瘴痼疾亮剑,截至目前,该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00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46人,追缴资金2200多万元。
“衡南社保基金案暴露出湖南一些地区和部门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存在差距。”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王双全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此为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党中央关切的、人民群众关注的“国之大者”,以动真碰硬的果敢作风抓整治、强监管、堵漏洞,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