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下午察:叽喳小学生带“小蜜蜂”的争议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11-20 22:10
下午察:叽喳小学生带“小蜜蜂”的争议

11月中,一名IP定位在甘肃的“邓老师”在网上火了一把。

她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在课堂上妙用扩音设备“小蜜蜂”对付叽叽喳喳的学生——只见这些爱说话的学生戴上“小蜜蜂”后,露出尴尬的表情,课堂瞬间一片安静,场面透出一丝滑稽的喜感。

视频配文打趣写道:“上课总有说不完的废话,直到我给他上了‘小蜜蜂’,瞬间安静了。”

原本可能只是老师分享教学心得,却没想到很快“翻车”。随着视频的迅速传播,质疑和批评声接踵而至,引发了一场网络热议和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少家长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可能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伤及学生尊严,没有充分保护学生的权益,“怎么能随意拍这种视频?” 一些家长也批评,将学生置于全班关注的焦点中,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甚至伤害其自尊心。

邓老师在社交媒体发声回应称,自己没有任何恶意,单纯想分享一下治理课堂秩序的好方法。她说:“该学生家长也在我的视频底下点赞评论,认可我的方法。”

不过,随着视频播放量不断攀升,学生家长开始担心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邓老师称,她在第一时间下架了视频,并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次日,她还特别关注孩子的状态,发现孩子在课堂上依然表现积极,课间与同学相处融洽,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声称是“邓老师”的女子在社交媒体分享治理课堂秩序心得,给不守纪律学生戴“小蜜蜂”。

虽然有家长赞同邓老师的做法,但持续的舆论压力让她难以承受。最终,邓老师上周日(17日)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声称,迫于外界的强大压力,选择辞去教师职务。

老师身份被质疑

邓老师的离职并未平息这场风波。部分网民开始对她的身份提出疑问,认为她发布的视频中未透露具体的学校信息,如今又称被迫离职,这让整个事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置信。

据上游新闻报道,邓老师离职视频中出现的一张原视频截图,其中隐约可以看到一名身穿深色校服的小学生,旁边坐着一名穿红色毛衣的同学。有网民指出,视频与山东某小学发布的“小蜜蜂”管理学生视频有相似之处。

不过,该校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件事与他们没有关系,辞职的老师不是他们学校的。

对于学校此前发布的“小蜜蜂”管理学生视频,该工作人员解释说:“那只是老师和学生拍的一个小段子,并不是真实情况,相关视频已经撤下了。”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兰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星期三(11月20日)下午回应称,拍摄视频的邓老师曾是兰州某县区属一所公立学校的聘用制教师,但目前并非在编在岗。

工作人员说:“她已经自愿离职了,是因个人原因主动提出的,与网上炒作无关。而且离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发生在视频拍摄之前。”

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此事多部门已介入调查,相关信息将通过官方渠道公布。

为直播带货铺路?或是又一起“秦朗丢作业”案

邓老师的离职并没有让事件画上句号,围绕她发视频动机的争议再起。

邓老师星期一在视频的留言区透露,自己离职后,有学生家长主动联系她,提议利用当前的高流量一起开展直播带货。

可这位家长却称,是邓老师主动联系自己商量直播带货的事。对此,邓老师回应说,她因为害怕网暴,从未主动提及此事,并强调:“我有和家长的录音和聊天记录为证。”

邓老师在星期二再次在社交平台上道歉,称自己法律意识淡薄,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伤害,同时也给校方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她说:“我再次跟你们说声对不起。”

有网民打趣道,邓老师这一波操作经历了这么多峰回路转,剧情铺垫得这么足,是不是已经把流量蹭得差不多,准备转身去直播带货了?

如果这起事件被证实为一场炒作,不禁让人联想到之前的“秦朗丢作业”闹剧。

今年2月,一名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发布一则视频,声称在法国巴黎捡到了两本中国一年级学生“秦朗”的寒假作业,并隔空喊话寻找主人。“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为吸粉引流,徐姓网民编造“秦朗丢作业”的视频脚本并自导自演,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互联网)

杭州市公安局最终出面辟谣,明确指出整起事件完全是精心编造的假故事。随着真相大白,这名网红的多个社交平台账号也被永久封禁。

老师上课拍视频是否合适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兴起,不少老师开始用手机记录课堂瞬间,分享教学方法和心得。但教师是否应该拍摄课堂视频以及如何拍摄,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些家长认为,教师过于追求“网红化”,已经偏离了课堂教学应有的严肃性和本职责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上观新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心得等放到自媒体上,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方面要征得学生监护人的同意,另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隐私。

他举例,比如说某个学生在学校上课不遵守课堂秩序,老师让他在课堂罚站,这事到此就结束了。但如果说拍照片贴到学校里,或拍视频发到网上,就是扩大了对学生的处罚,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熊丙奇说,很多老师以课堂为背景进行直播,包括一些大学生在宿舍直播都涉及这个问题。“尊重别人,保护学生的隐私,这实际上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是很多人缺乏这种底线意识。”

从法律的层面,老师在社交媒体上传相关视频可能侵犯学生隐私,若存在牟利行为,还可能涉及侵犯肖像权。

极目新闻引述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兴剑分析,老师给学生戴上“小蜜蜂”约束其上课讲话的坏习惯,也是比较可取的管理方式,但老师不应该将拍摄的视频上传至网络,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他建议,老师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工作状态,但视频中不应该出现学生的画面。

邓老师在离职后以教师身份上传这样的课堂视频,其动机尚不清楚。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不是追求流量。任何行为都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守住教育的初心,避免偏离应有的轨道。

此外,事件也再次凸显网络舆论的强大力量与复杂性。一方面,它可以让创作者迅速获得关注和成就感;但另一方面,舆论走向不可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反噬,最终让局面失控。

在面对网络热点时,各方也需要多一分理性思考,少一些盲目跟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舆论变成另一种无形的伤害,保护那些真正需要被关爱和尊重的人。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