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杨丹旭:恶性事件频发敲响警钟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10-30 07:21

星期一(10月28日)下午,中国媒体推送的一则北京海淀警方通报让人心头一沉。

短短100多字的通报没有太多细节,但披露了几个重要信息:北京街头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案;地点在名校扎堆的海淀区;五名路人被攻击后受伤,其中还有三名未成年人。

作案的50岁唐姓男子当场被控制,作案动机不明;伤者及时送院,没有生命危险,但伤势情况不得而知。

警方通报后不久,社交媒体上流传出更多关于这起案件的细节。事发地在北京重点小学中关村第三小学北校区的校门外,受伤的三个未成年人都是该校放学回家的小学生。

社媒流传的视频和照片触目惊心,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侧躺在地上,一名家长抱着另一个孩子跪地哭泣,现场血迹斑斑。可以想象,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歹徒举刀挥向手无寸铁的行人,现场尖叫声四起,恐惧弥漫。

“生命,距离五米。”一名学生父亲在社交平台上如此描述现场的情况,言语中透出惊魂未定。

这名父亲告诉中国媒体《财新》,妻子去接儿子时目击这起持刀伤人案,一名学生的脖子被砍,另一名学生的手被砍,还有人后背被砍,他的孩子当时距离歹徒仅五米。受伤的两个成年人都是阻止凶手的见义勇为者,包括一名家长和一名棒球教练。

光天化日之下,在中国安保最严密的首都北京街头肆意行凶;趁着学校放学的时间点,在校门外无差别攻击年幼无助的孩童,行凶者的心理到底有多失衡?是什么让他向无辜的人举起了利刀?

中国的暴力犯罪率整体较低,因为人口基数大,总会有一些铤而走险的人。但今年以来,各地发生多起引人瞩目的恶性暴力事件,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无一幸免,不得不引起关注。

单是今年5月以来,针对小学生的袭击事件就至少有五起。除了周一在海淀发生的恶性事件外,今年5月20日,一名女子闯入江西省文坊镇的一所小学,持刀伤人造成二死10伤。苏州深圳的日本人学校先后在6月和9月,发生震惊各界的日本孩童遇袭案,还上升成为中日外交事件。广州天河区一所小学校门口本月上旬也发生持刀伤人案,一名60岁男子砍伤三名路人,其中有两人是小学生。

其他泄愤式的恶性案件也不少。不到一个月前,一名37岁的男子因为讨薪失败,生活无以为继,萌生报复社会想法,中国国庆前夕在上海一家超市持刀砍人,造成三死15伤。这是上海今年6月发生地铁持刀伤人案后,不到四个月又发生持刀行凶的恶性事件。

多数这类案件发生后,官方都不再披露歹徒的具体作案动机。媒体偶尔能通过网络流传的零散信息,去拼凑一些不完整的真相,但难以判断这些看似孤立的恶性事件背后,是否有一些共性。比如这些案件是否多数以泄愤为目的?行凶者是否都因遭遇过不公,导致对社会有极大的不满?这些人的精神状态是否不正常、人格是否有缺陷,又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造成他们被推向社会边缘?

必须要指出,在反思这类极端案件时,不应该失去基本的道德标准和大是大非的原则。无论个人际遇多么坎坷、生活工作多么不顺遂、遭遇到多大的社会不公,都不应该以无辜者的生命为代价为自己讨说法;任何以无差别的施暴来宣泄个人怨恨的报复社会行为,都应该遭到强烈的谴责。

不过,这些恶性事件还是敲响了警钟。我们不知道除了警方通报、媒体报道的案子,是否还有更多隐匿的极端个案,单是这些公开的案子透出的社会戾气,就让人细想起来背脊发凉。

去年中国一些地方就传出,要排查“五失”人员(投资失败、 生活失意、关系失和、心理失衡、精神失常);近期有舆论再次提醒,在经济低迷、企业经营困难、就业环境严峻的当下,应该关注“五失”人员。9月底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在强调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时也提出:“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经济层面的问题难免传导到社会层面。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做大蛋糕就变得困难;而蛋糕做不大,上升的空间也受限,阶层固化、分配不均的问题就会更加凸显。这个过程中,社会心态会变得复杂,不少人跌入夹缝中,有人躺平,有人焦虑,有人愤懑,也有人会因为一念之差,把无辜的人当做宣泄的对象。这样的社会风险不得不防,要缓解问题,根子还在做大经济的蛋糕,也给底层弱势群体多一条出路。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