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 中国官方启动生育意愿调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10-18 12:35

直属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星期四(10月17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将全面分析中国民众“不想生、不敢生”原因,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

综合时代财经、澎湃新闻等报道,官方此次调查将抽取150个监测县、1500个社区(村居),调查样本为3万人。调查内容将聚焦影响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家庭在生育养育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需求。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在2017年、2019年、2021年,连续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国性生育养育调查。这些调查对各地人口发展特别是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生育养育需求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优化生育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2年以来,受生育观念转变、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2022年人口减少85万人,2023年减少205万人,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

湖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去年9月曾对外发布名为《解决“不想生、不敢生”难点堵点问题》的调研报告。调研发现,湖南省岳阳市在五年间有1680名女性因生育离职,离职率15.7%。

调研认为,尽管配套的支持生育措施各地出台了不少,但含金量不够、刚性不足,落地效果不佳。比如产假、育儿假等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长沙市对合法生育三孩及以上的本地户籍家庭给予每孩发放1万元人民币(1845新元)的育儿补贴,对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一套购房指标,但收效甚微。有人大代表和民众建议,一孩才是生育萎缩的主因,不能只奖励二孩、三孩。

国家卫健委等17个相关部门2022年8月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文件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通过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领域的政策,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文件并提到,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并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等。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任杨凡认为,较高的生育养育成本,是目前影响家庭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育儿方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经历了从“想生而不能生”到“能生而不想生”的转变。因此,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成本,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对增进家庭福祉、提高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