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下午察:飞机上哭闹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8-27 23:55
下午察:飞机上哭闹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狭小的飞机厕所、一名惊慌哭泣的女童,还有两个对着她拍视频、“立规矩”的大妈……短短两分钟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引发舆论对近年来中国“厌童”情绪升温的反思。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星期一(8月26日)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上星期六(24日)在吉祥航空从贵阳飞往上海的航班上,两名中年女子把一名哭泣不安的女童从奶奶身边带走,关到飞机厕所内进行“教育”,期间不让女童奶奶进入洗手间。

其中一名女子用手机拍下“教育”女童的过程,并在社媒发文介绍事发经过。根据她的说法,当天这名一岁多大的孙女在乘机过程中情绪高涨,大声哭泣,很多乘客都用纸巾堵住耳朵,还有人到后排躲清净,也有乘客向带孩子的奶奶提出抗议。女子把手机中的视频给孩子看,也并未有效安抚女童情绪。

一名中年女子拍摄在飞机厕所内教育女童的经过,并上传网络,引发舆论两极化反应。(视频截图)

拍摄视频的女子说,她和另一个阿姨于是把孩子从奶奶手里抱过来,带到飞机厕所里“立规矩”,例如孩子连续三分钟里没有哭,就带她出去找奶奶等。事后,孩子两个多小时都没有再哭,“后面还一起吃早餐一起开心。”

眼看视频引发舆论争议,女子回应称:“喜欢行动不喜欢当观众,就想把孩子哄好,同时也让大家好好休息”,之后删掉了这段视频。

警方:监护人同意让陌生人带孩子

但事件并未随之平息。不少网民向贵州110报警,并在上述女子视频账号评论区晒出报警截图。

贵阳机场公安星期一回应媒体询问时指出,带女童上飞机的是爷爷奶奶,孩子的父亲在上海工作,这次是带她过去找父亲的。但因爷爷奶奶之前没有带小孩的经验,所以造成了哭闹的情况。

警方称,视频中提及两个女子先主动提出帮忙哄小孩,其爷爷奶奶不仅同意还明确要求别人带孩子,事后还感谢这两个女子,因此警方不好说什么,仅口头教育了女童的爷爷奶奶,并将相关情况告知了女童父母,没有对两名陌生女子做进一步处理,“最后核实下来的话,最终是没什么大问题。”

吉祥航空同天发布情况说明,指该儿童旅客与祖父母共同出行,飞行途中持续哭闹,为避免打扰到其他旅客休息,在其祖母的同意下,两名旅客将儿童抱至洗手间教育,过程中儿童的祖母一同前往并在洗手间门口等候。

吉祥航空也称,已通过电话与儿童母亲进行情况核实,儿童母亲表示已从祖母处知悉完整事件,同时对两名旅客在机上提供协助的行为表示理解。

网民对女童被关厕所分歧巨大

尽管调查结果已出炉,但事件仍持续引发中国网民激烈辩论。

一派网民对严格管教熊孩子表示支持,认为孩子不应被家长惯坏,在公共场合其他人没有义务忍受幼童的哭闹。

但更多公开表态的网民则持否定观点,认为幼童哭闹可以理解。女孩可能在机上遭遇不适,包括失重感、耳朵不适、头晕等症状等,导致她出现不安并持续哭泣,保护孩子的感受和安全应是首要任务。

这些网民也认为,大妈的教育方式对一岁多的婴儿过于激进,实际上是非法拘禁和恐吓威胁,可能对幼童造成心理阴影,呼吁严惩大妈。

女童被陌生大妈关厕所教育,过程中明显受到惊吓。(互联网)

视频中,两位大妈不断以命令式的语气对女童说话,包括“别流泪!闭上你的嘴”“别抱着,站好,等你不哭了我们就可以出去了”等,也被网民批评缺乏耐心和爱心。

另一方面,女童的奶奶和航空公司也被舆论质疑失责。《澎湃新闻》星期一发评论称,尽管孩子是在祖母知情下被带走教育,但对只有一岁多的女童,即便是监护人同意理解,哭闹被关飞机厕所的教育方式恐怕仍然很不妥。因为陌生人毕竟不是孩子家长,更何况是以这种恐吓的方式越俎代庖地进行教育。

评论引述航空公司客服应询称,机上厕所不一定会有钥匙开门,也因此如果教育者意图不轨或行为出格,外界可能无从干预,后果恐怕不堪设想。评论并呼吁当事家长、涉事大妈以及以及航空公司,对这种近乎乱来、令人难以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反省。

文章进一步指出,这些年来,因为孩子在机舱、车厢等公共场合哭闹,多次引发情绪的激烈对立和对小朋友的严厉指责。应持续营造对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让以更宽容、更体谅的心态对待吵闹的孩子成为社会共识。

中国社会厌童氛围近年持续加重

随着中国少子化现象加剧,官方近年来多管齐下鼓励民众生育,但社会上的厌童氛围有增无减。不少未婚青年表现出对儿童的厌恶和排斥,甚至无法容忍一切与儿童相关的事物,并声讨熊孩子在高铁、地铁以及飞机等封闭式公共场所的吵闹行为。

中国官方多管齐下鼓励民众生育,但社会上的厌童氛围有增无减(法新社)

同时,社会舆论对熊孩子的定义进一步泛化,无法自控的婴幼儿也被卷入其中,自媒体也更善于抓住关键字眼,在网上制造矛盾引发争论,以博取更多流量。

去年4月,两名女子在一列开往重庆的高铁车厢内激烈争吵,原因是后排妈妈怀里的婴儿无法停止哭闹,惹得前排一名本想好好休息的孕妇却无法睡觉。孕妇一句“你有小孩了不起”,引发宝妈“你是孕妇了不起”的回怼,让这场争吵升级为社媒热搜。

微博大V、作家苏小懒去年7月则发微博称,四川一列火车车厢里一名只有八个月大的小宝宝,因为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就被乘客质疑太吵,最终被乘务员换到餐车车厢。

中国社会也开始出现呼吁将儿童和公共空间隔开的言论。南京此前发布一项关于“你支持火车设儿童车厢吗”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人支持设置。

厌童情况更加严重的韩国,早在2012年开始就出现了“No Kids”(谢绝儿童)的餐厅和场所。这种将儿童区隔开的方式也出现在中国云南、青岛等地,有酒店的家庭套房在注意事项中却写明“该房型不可携带儿童入住”。

但一刀切的物理区隔方式也被人诟病过于简单粗暴,使“有娃”和“无娃”群体更加对立,同时引发官媒呼吁“熊孩子要管,仇童戾气也要管。”

从目前各方发布的信息判断,这起哭闹女童被教育事件应该不涉及法律及仇童问题,但机组人员及其它乘客纷纷避而远之,也恰恰反应出社会的冷漠。

同时,大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育方式,在中国舆论场上挑起教育路线之争,网民对熊孩子该严格管教还是耐心安抚的两极反应,也让舆论再次审视厌童问题背后的社会趋势。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