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小米汽车上市一周 流量与争议齐飞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4-05 08:11
小米汽车上市一周 流量与争议齐飞

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巨头小米上星期四(3月28日)发布智能电动汽车SU7后,64岁的退休者卿昶第一时间下单,订购了一辆24万5900元(人民币,下同,4万6690新元)的Pro版送给在广东珠海工作的儿子。

卿昶告诉《联合早报》,自己多年来都是小米手机用户,家里也有不少小米家电。“我前两天去试驾,感觉外观很漂亮,性能也对得起这个价格。虽然小米是第一次造车,但我对他们的质量把控有信心。”

过去一周,预订小米汽车的逾10万名消费者中,既有卿昶这样的资深“米粉”,也有不少订了又退的观望者。带着空前热度闯进新能源车市场的小米,在引爆流量的同时也面对质疑和争议。

小米汽车上市后受到的首个质疑,就是它的真实销量。根据官方数据,SU7开放预订后,四分钟大定(支付定金的订单)破万,27分钟达到5万,24小时突破8万8898台,超出市场预期。

不过,有别于一般汽车订单中“大定”的定金不可退,小米汽车的5000元定金在七天内可无条件退款,逾期将自动锁单,不支持退款。换言之,锁单量比订单量更能反映小米汽车的真实销量。

定金可退的特殊操作,引发不少人跟风下单,过后又因误触“提前锁单”而无法退定金。在SU7发布第二天,“小米汽车不能退定金”话题就登上微博热搜,还有用户为此建立维权群组。

汽车博主孙少军星期二(4月2日)?估算,小米汽车上市后72小时,平均每家门店累积大定1800至2000单,锁单率介于35%至40%,退订率也高达40%。

小米官方没有确认上述数据的真实性。小米创办人雷军星期三(3日)在首批SU7交付当天披露,SU7已收到超过10万份订单,锁单量也已超过四万单,锁单率与预测相符。

上海硬件工程师高玮泽(26岁)同样在SU7发布当天就下了订单。但他过后得知,自己预订的创始版一周后就要交付,而他尚未取得提车所需的上海新能源车牌照资质,届时无法保留订单。此时若改订其他版本,又要等上近半年才能提车。

几经权衡,高玮泽取消了小米订单,改订另一个中国电动车品牌极氪。他受访时说,极氪的价格和SU7一样,但两个月内就可交付,和他申请牌照的时间刚好对得上。

小米汽车的产能是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投行高盛本周在研报中预估,SU7平均交付周期已从五至八周延长到18至21周。另有数据显示,等待时间最长的Max版交付周期已来到29至32周。也就是说,现在预订Max版的车主,要到今年底才能提车。

从特斯拉到华为,都曾因新能源车产能跟不上订单增长而遭遇销量滑坡。市场人士认为,小米能否跨过未来几个月的“产能地狱”,决定了它的火爆销售能持续多久。

随着小米的加入,新能源车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华为问界、极氪、蔚来、小鹏等售价介于20万元至30万元的车型一周来纷纷降价。但这条搅动市场的“鲶鱼”,同样得承担初期亏损。

雷军在上周发布会后坦言“小米每卖出一辆汽车都是亏的”。他以特斯拉Model 3车型为定价参照,将SU7的价格定在比Model 3便宜3万元的21万5900元,指小米汽车的定价既要让消费者觉得有诚意,其中的亏损也要能够扛得起。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受访时分析,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进入“割喉式竞争”阶段,造车行业利润被大幅压缩,只有大规模量产才能实现盈利。“以小米的体量,短期内肯定能支撑造车亏损,但如果超过三年还没实现量产,就很难在市场立足。”

余虹也指出,小米汽车目前分别采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电池,还没有建立起在电池这个核心领域的竞争力。在缺乏独特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小米汽车如何维持消费者的信心和认可,还有待观察。

“和其他中国电动车企一样,小米肯定也是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但在内部市场竞争激烈,欧美市场围堵加剧的局面下,小米还得通过研发创新提升竞争力,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进而走向世界。”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