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财经大V的声音
中国互联网上周传出一则重磅消息:知名金融财经领域大V刘纪鹏疑似被禁言。
有中国网民爆料,从上星期四(12月7日)起,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社交平台已禁止民众关注刘纪鹏,搜狐财经上星期五也在微博发文提到此事,但相关贴文如今已找不到。
据观察,截至星期一(11日)下午1时,刘纪鹏的微博和哔哩哔哩(B站)账号都正常运作,但他的抖音和今日头条账号则显示被“禁止关注”。刘纪鹏的抖音和今日头条分别有75万人和34万人关注。
至于刘纪鹏是否在这些平台上被禁言,目前并不清楚。刘纪鹏最近一次在微博发文,是在上星期二(5日)深夜,而他的今日头条、抖音,以及B站最后一次的更新时间,也停留在上星期二。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7岁的刘纪鹏是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资委法律顾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案首席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独立董事委员会副主任。
他也任全国人大《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法》起草小组成员,还是著名的股份制和公司问题专家,主持过270多家企业的股改上市、公司战略、并购重组和投资方案设计。
刘纪鹏经常接受媒体访问发表看法,也常透过社交平台评论股市和相关政策。
网上传言称,刘纪鹏此次疑似被全网禁言的原因,很可能与他前不久公开评论股市的发言有关。
刘纪鹏11月在北京出席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办的网易经济学家年会。据网易财经官网报道,刘纪鹏当时在会上说,中国资本市场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对普通股民来说,等解决了“一股独大”、交易所的公司制改组等问题后,再考虑入市也不迟。
刘纪鹏也指出,“一股独大”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应该把大股东可持股比例的上限压到30%。
刘纪鹏12月2日也在和讯财经2023年会上谈到有关话题。据和讯微信公号的消息,刘纪鹏说,中国的资本市场财富分配不公平且缺少正义。一方面不管熊市、牛市,企业都跑步上市,另一方面在过去16年里,上证指数有52次在3000点上下徘徊不前,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获得财富效应。
对于上证指数长期在3000点上下徘徊,刘纪鹏分析,这是因为公司大股东把精力放在减持上,没有把精力放到上市公司管理上。
他进一步称,中国股市长期低迷是因为制度出了问题,“我认为最本质的原因是‘一股独大’,加上‘注册制’的导火索,还包括在监管制度上的不足,特别是监管部门和交易所之间的剪不断关系,都影响上市公司的质量”。
刘纪鹏也在会上说:“我认为中国股市应该涨到4000点,因为现在的市盈率太低了……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仍然是美国经济增速的两倍,假如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保持5.3%、5.4%左右,这样的经济增速是美国经济增速的两倍。因此,像A股这样的资本市场,应该涨到4000点,老是在3000点左右转悠太危险,投资者都没有信心。”
有网民对刘纪鹏的话表示认可,认为他说了“良心话”。“这就是‘不解决提出的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现实版”“说实话的,都让闭嘴了!”但也有网民批评:“禁了也没啥影响,这些人发的东西也没见有啥参考性。”
不只是刘纪鹏被禁
除了刘纪鹏外,也有网民在微博上称,多名财经大V的社交平台已被禁止发言和关注。根据网民列出的名单,这些人包括“水皮more”、洪榕、但斌、格隆、晓宇闻铃徐晓宇,以及吴晓波等。
自称著名财经评论家的水皮more,在今日头条上有100万名粉丝。他因“违反相关规则”,目前已被禁言,也被禁止关注。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以及职业投资人洪榕的今日头条账号,同样因违反规则被禁言。但在他们三人当中,只有洪榕被禁止关注。
微博粉丝人数超过350万的洪榕,上星期三(6日)曾发文说:“提醒自己,发言再严谨一些,不挑事,不添乱,给人启迪不助长焦虑。”有网民就此在留言区问他是否“受警告了”????他直面回答:“这也看出来了。”
至于是因什么发言受到警告,受到哪个单位的警告,洪榕没有透露。
英媒:分析师被要求避免发表负面言论
英国媒体《金融时报》8月曾报道,多名中国券商分析师、顶尖大学以及国有智库的研究员说,监管机构、雇主甚至国内媒体都指示他们,要避免对资本外逃、物价下滑等话题发表负面言论。
报道引述两名智库学者和两名券商分析师说,为了增加公众的信心,他们面对要正面解读经济新闻的压力。这四人都担任政府顾问。
一名为中国央行提供咨询的顾问说:“监管机构不希望在公开场合听到有关经济的负面评论。他们希望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来解读坏消息。”
报道引述分析人士说,北京正寻求加强对负面评论的控制,以提振市场信心。信心对于推动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但目前并不足。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分析:“在拯救中国经济方面,信心比政府刺激发挥的作用更大。”
近来,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冲击投资者和民众的信心,也为中国在冠病疫情后的复苏道路上增添不少阻力。
例如,中国国家统计局上星期六(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这个数字高于接受彭博社和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师预测,也是自2020年1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物价下跌是通缩的前兆。据彭博社报道,通缩对中国来说是危险的,因为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出现螺旋式下滑;由于预期价格继续下跌,消费者可能会暂缓消费,而这会进一步影响整体消费。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第三季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4.8%;在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2%。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0%,已连续14个月下降。
此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上星期二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穆迪解释,更多证据表明中国政府须为地方和国有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这为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状况带来下行风险。中国财政部对此表示失望,并强调今年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根据社交平台的信息,刘纪鹏等金融大V被禁言、被禁止关注,是因为他们违规,但具体违反了什么规则,有关单位没有说明。这凸显在中国当下的舆论环境,过去自由度相对宽松的经济评论,也成了敏感话题。
至于为什么敏感?有网民直白地说,这很大程度上与低迷的中国经济有关,“经济都这么糟了,这些专家的话,多多少少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吧”。
但这股信心,难道不应该来自CPI、PPI、青年失业率等对民众有感的数据吗?站在官方角度看,金融大V的一些言论,可能会让民众对经济前景产生不同解读,甚至引发社会恐慌,因此需要进一步管控。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点确实可以理解。
不过,如果把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都选择以屏蔽或者避谈的方式来应对,民众要对中国经济建立起更强的信心,恐怕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