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杨丹旭:核酸检测那笔账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06-01 07:21

早点

京腔新韵

这段日子在北京,出门不带护照没大碍,可要是没有一份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报告“护身”,到哪儿都会吃闭门羹。于是,每隔一天找地方做核酸,排队、刷证件、张嘴“啊”,就像刷牙洗脸一样,成为我在北京生活的新日常。

全民核酸时代的到来,正在中国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核酸检测。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自冠病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完成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东吴证券的一份报告估算,如果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的费用可达1.7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3540亿新元),占2021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商机。过去半年多,各种核酸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据《第一财经》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达1万2500家,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超过14万人。

一些早早进场的检测机构,在疫情下赚得盆满钵满。以第一批进场的金域医学为例,去年这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净利达到22亿元,同比大幅上扬47%;今年第一季的净利更是暴增58%,达到8.5亿元,逼近去年半年的利润。

最近一段时间,核酸检测员也成为最热门的工作,有护士证或核酸检测上岗证的采样员供不应求,检测机构为了招兵买马,开出“日薪400元至600元”、“包三餐”、“包五险一金”等优渥的条件。

商机诱惑下,也少不了投机,河北、安徽、上海等多地近期都频频曝出核酸检测机构造假的乱象。在疫情最紧绷的5月下旬,北京在短短不到10天里就通报三家核酸检测机构因检测样本弄虚作假被查处。这让人担忧,快速扩张的核酸检测行业,很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当然,看似遍地黄金的行业,也并非人人都能分得一杯羹。中国自媒体公众号“深蓝观”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披露,常态化核酸检测下,不少检测机构陷入了回款“拖欠门”,成为地方政府的“债主”。

这篇在中国互联网上已被删除的文章披露,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上海的大规模核酸筛检,一两个月后仍未结账;北京一家国资背景的核酸检测机构负责人称,这类企业的回款周期可长达半年到九个月,甚至可能被拖欠“几个亿”。换句话说,核酸检测这门生意,并不是谁想做就能做。

围绕大规模核酸检测更大的争议在于,检测的费用到底应该由谁出?

上月底,四川阆中市防疫部门发布一则通告,要求当地居民每周自觉自费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每次费用3.5元。这则消息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担心阆中成为“第一个核酸自费城市”后,自费做核酸的要求将普及开来,核酸检测就会演变为出门必交的“核酸税”。面对争议,当地政府后来又发出补充通知,把常态化自费核酸检测,改为“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自愿检测”。

民众不想掏腰包,费用总得有人承担,关于核酸检测到底应由医保买单,还是由财政兜底的争论此起彼伏。对此,中国国家医保局上周明确表态称,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但地方政府财政是否有能力长期负担大规模常态化检测的成本?

虽然免费的全民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助于尽早筛查出感染者,减少疫情扩散后城市封控带来的经济损失,但主张重视防控需要与财政支出平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有人以阆中市为例算了一笔账,当地常住人口62万人,每人做一次核酸检测3.5元,一轮下来总开支达到217万元,如果每周一次常态化核酸,一年开销达到1.2亿元,而当地每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只有15亿元。

经济增长放缓、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减少,加上疫情下为了稳经济而采取的减税降费等措施,地方财政吃紧已不是新闻。即便没有疫情冲击,各省区市中也只有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少数经济发达的省市,无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即便如此,对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而言,常态化核酸仍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常态化核酸被视为阻挡奥密克戎的有效手段,中国希望以此求取“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但这样做的代价并不小。除了这笔经济账,频繁核酸检测也在给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时间成本、生产力成本,以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核酸检测后的机会成本,而这些代价要如何放入平衡防疫与经济的方程式,又会是一个考验。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