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外交官:西方制裁下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从属国
德国前驻华、驻日大使史丹泽(Volker Stanzel)警告,世界可能在俄乌战争后退回1945年联合国成立前不稳定的国际秩序,届时情况将“非常危险”。
史丹泽周一(14日)在香港全球化中心和震海会举办的线上论坛上分析俄乌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时研判,在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从属国(client state),在商品和武器出口方面高度依赖中国。
不过,史丹泽指出,若俄罗斯灵活地躲过制裁,例如用某种方式承认战败,撤离乌克兰,西方可能会逐渐撤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若普京不再执政,俄罗斯甚至可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和欧美拉近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宣称中俄友谊“坚如磐石”的中国,国际地位则可能被削弱。
该论坛由香港全球化中心创始人兼主席邱震海主持,与会学者包括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
邱震海认为,俄乌战争后可能出现两种国际秩序。世界可能形成美欧阵营和中俄阵营,双方全面对抗,甚至可能爆发新的战争,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美俄对立的情况持续,中国和欧洲仍然各自倾向俄罗斯和美国,但双方都往中间点靠拢。中欧双方即便无法解决分歧,仍能展开对话,并能携手避免战争。
冯仲平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中欧有可能改变世界,只要中欧能站在中间点,世界就会和冷战时期不同,还能保持“舒适状态”,经贸、投资、人文交流都能持续。
史丹泽对此作出回应时提醒,这实际上意味着国际秩序退回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前的状态。他解释,联合国机制虽然并不完美,但至少建立起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如果世界上有两个敌人,中间有像欧盟的第三方,另外还有相对独立的英国、印度、拉丁美洲,世界将变得不稳定,并且非常危险。
美欧在俄乌战争初期展现出紧密协调的姿态,但美国本月8日宣布禁止俄罗斯能源进口,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欧陆大国拒绝配合。8日至今,中国高层七次与欧洲国家高层通话,中国与欧盟也已定于4月1日举行峰会。
不少分析认为,美欧关系已出现裂痕,中欧有可能因此拉近距离。
史丹泽坦言,“如果你三个月前问我,我会说大部分欧洲国家对中欧关系感到悲观”。
但俄乌战争令欧洲意识到,中国的侵略性远远低于俄罗斯,中国是个能对话的国家,“出现了真正危险的角色,才能发现另一个伙伴的价值“。
史丹泽认为,中欧若能针对俄乌战争携手建立对话机制和框架,这将是“极为积极的信号”。但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颠覆性的变化”。他说,若中国能成功调解俄乌战争,确保没有一方处于不利地位,中欧之间对话基础将“非常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