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铁人”部队死守生命线
在俄乌战争陷入持久战之际,《联合早报》记者走访乌克兰多个城市,以文字和视频探究俄乌战争的现况,从第一现场了解战火中的乌克兰人生活。《再探乌克兰战争之谜》系列共六篇手记,首两篇开放阅读,后四篇为订户专享内容。
“即使面对最糟糕的情况,我们也从不取消服务。”
乌克兰国家铁路乘客公司营运长佩尔佐夫斯基(Oleksandr Pertsovskyi)如是说。他在2023年12月1日于基辅火车总站贵宾服务室接受亚洲记者团的采访。
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对所有民用航班关闭领空,而火车不仅从来没有取消服务,还成了疏散民众、运送武器和农产品、载送贵宾和伤兵的主要运输工具。
乌克兰靠铁路紧急疏散400万人
乌克兰有400万人能在战争初期获紧急疏散,靠的就是铁路。乌克兰铁路迄今接待过600多个外交使节团,交战以来,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国家领导人都从波兰搭火车访乌。
佩尔佐夫斯基说,基于维安考量,有重要宾客到访之前,乌克兰铁路都十分低调做准备,从不走漏风声。“七国集团峰会在日本召开时,我们开玩笑说,那是乌克兰铁路峰会,因为每个国家领导人都坐过乌克兰火车。”
火车也是记者团常用的交通工具。在乌克兰采访九天,有四个晚上在火车渡过。一个包厢有四个床位分上下铺,我一路睡得十分安稳。
铁路是抵抗俄罗斯战火的精神象征
铁路是指标性基础设施,也是乌克兰抵抗俄罗斯战火的精神象征。铁路不倒,等于国家机制还在有效运作。两万多公里的乌克兰铁轨已成对俄军事及心理抗战的生命线,乌克兰部分城市设施遭俄军摧毁,但铁路至今屹立不倒。
除了关键运输节点有强大的空防系统保护外,佩尔佐夫斯基将乌克兰“保铁”秘诀浓缩成两点,关键是念好“快”字诀。
一、两万多公里的铁路纵深很长,可供火车行驶与停靠的站点多,后勤主管时刻待命分秒调动,一旦有路线被堵住,就改换路线,火车服务受延误但从不取消。
二、有多种后备能源可使用,一旦电源设施被袭击断电,就赶紧改用柴油火车,甚至蒸汽火车,基础设施工人日夜赶工,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受损设施。
移动列车难攻击,但硬体设施包括火车站在战争初期一度是攻击目标。俄军前年4月发射导弹攻击乌东的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造成63个平民死亡,150人受伤。
在克拉马托尔斯克惨剧发生之后,乌克兰火车站被攻击的次数出人意料逐渐减少,似乎不再是俄军锁定目标。佩尔佐夫斯基认为,是乌克兰铁路“打不死”的精神,让俄军转移目标。
佩尔佐夫斯基说,俄军在战争初期没有破坏乌克兰铁路设施,因为他们以为能快速全面占领乌克兰,然后把铁路占为己有,运载俄军装备。当俄军发现拿不下乌克兰时,就转而攻击火车站等铁路设施,但始终无法全面摧毁,因此决定不再浪费弹药。但不排除俄军接下来还会盯上铁路设施,“谁知道这个冬季他们又会干什么”?
铁路公司是最大企业雇主 近600员工因战事身亡
乌克兰铁路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企业雇主,雇用20万人。迄今有近600名铁路公司人员因战事身亡,有的在工作岗位上殉职,有的在前线阵亡。
52岁资深乘服员萨维洛维奇的同事,在记者团抵达乌克兰采访的前一周战死沙场。我在从基辅开往敖德萨的火车上问萨维洛维奇,仗打了快两年,如今他在火车上听到空袭警报是否仍感害怕?
这位将32年青春贡献给国家铁路的老将淡淡地说:“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是铁人。” 原来,乌克兰文跟中文一样,与火车相关的词带“铁”,所以铁路员工自豪地称自己是“铁人”。
记者团在基辅火车总站采访当天,一列军用医疗列车正好从前线运载伤兵回首都,记者获准进入月台和列车观察,但严禁拍摄及采访伤兵。
乌克兰国家铁路乘客公司公关主管舍甫琴科(Oleksandr Shevchenko)告诉记者:“据知,这是世界一次大战以来,首次有国家设立医疗专用列车。”
军用医疗列车是惹眼的攻击目标,须做得隐晦,完全不让人看出是运载伤兵的交通工具。在列车抵达基辅之前,月台先熄灯,火车站部分通道关闭。只见伤兵裹着厚毯子和锡纸,从列车一一被抬出,再分别转入80辆在月台待命的救护车。
大部分躺在担架上的士兵紧闭双眼,只能从鼻子呼出的缕缕热气判断他们还活着。看见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兵在不远处被抬进救护车,她同救护人员讲话时,眼神仍充满战斗力。
伤兵全部转移后,记者获准进入列车,一股药水味随即扑鼻而来。有医护人员在给医疗设备消毒,有的在清理药袋,里头估计装着刚输完的血液或点滴。列车就像小型移动诊所,包括生命维系器等各种急救设备都有。伤势严重的士兵用的是五个床位的车厢,其他伤兵用10个床位的车厢。
基于安全理由,舍甫琴科表示无法透露军用医疗列车从哪里出发,只说当天的列车行驶八个小时后抵达基辅,一周有几趟服务。军用医疗列车不使用环球定位系统,并一再更改路线和时间,以防敌军侦察。“我们必须让一切看来没有异样,即使民众到火车站来也不知道发生这一切。”
从漆黑的月台走回光亮的贵宾室,感觉像搭了趟时光列车,穿梭于上世纪一次大战与当下21世纪之间,惟战争是不变的时空背景。
与佩尔佐夫斯基道别前,我们聊起了新加坡美食,特感亲切。他2011年到新加坡工作,在敦豪公司(DHL)服务了五六年,回到乌克兰之后还很关心新加坡时政。我没从新加坡给他带去叻沙或海南鸡饭调料,反倒是在基辅火车站带走了一件乌克兰纪念品。
那是一件以列车时间表为图案设计的T恤,上面列出被俄军占领的城市,并标出一旦被收复后,第一趟从基辅出发,开向该城市的列车时间。
基辅火车站大厅摆着一模一样的电子牌。11条路线中,只有基辅开往赫尔松的路线变白色,代表乌军成功收复赫尔松。这像是一张“失地收复表”,给乌克兰民众一个迎接胜利的盼头,激励他们保持高昂斗志,也提醒初抵乌克兰的外国人,基辅之外的好些地区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乌克兰手记六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