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中国社会“长疮”了? 无差别袭击事件背后 失意群体的心病危机
近期中国多地接连发生无差别袭击事件,引发社会对人民心理健康的强烈关注。中国人当前心理健康水平如何?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与暴力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深层次的关联?
“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让一个人做出如此残暴的举动?”这是广东珠海越野车撞人事件发生后,来自湖南怀化的向姓商人在案发现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发出的感叹。站在珠海体育馆外,他难掩内心的震动,感慨一人之举让多个家庭支离破碎。
珠海体育中心11月11日发生越野车随机撞人事件,造成35人死亡、43人伤。 初步调查显示,事件与离婚财产纠纷有关。
嫌犯的动机,坊间流言纷纷。这名特地到珠海参加航空展的商人不愿妄加揣测,但他坚信,这种行径绝非精神正常之人所为。
珠海撞人事件的阴影尚未散去,仅五天后,江苏宜兴一所高校就有学生持刀伤人,造成八死、17伤。三天后,湖南常德一所小学校门口又发生一起汽车冲向人群的事件。
今年以来,中国各地通报的恶性攻击事件已超过10起,其中七起在过去三个月发生,而这仅仅是官方公开的部分案例。
经常收集并发布中国公众事件消息的X平台(前推特)网民“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统计,过去一年中,中国疑似发生近100起公众袭击事件。《联合早报》无法独立核实这些案例的属性和准确性。
袭击事件的频发敲响中国心理健康问题的警钟,引发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社会心理影响的反思,及其与暴力事件潜在关联的关注。
广州一苇渡心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韦志中受访时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而是转向精神层面。
他说:“人们开始更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是否感到开心?别人是否对我友好?我是否拥有价值和意义?我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当部分人更高层次的需求难以获得满足时,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平衡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调查:每10人至少一人 有患抑郁或焦虑症风险
中国正处于冠病疫情后的影响之中,经济复苏乏力是当下的主要挑战之一。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受访时认为,中国社会目前正经历两大显著影响:后疫情时代和后经济时代。
他说,三年的疫情给公众心理留下了深远的创伤。封控期间积累的巨大精神压力,使人们的心理状态更加敏感脆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指出,人们在2020年对物质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较2008年显著提升,但对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等整体生活满意度均略有下降,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感知呈现跌势。
该研究院2023年的最新调查进一步指出,中国每10人有至少一人有患抑郁或焦虑症的风险。
收入和就业状况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月收入在2000元(人民币,下同,约372新元)以下的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无业、失业人员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1%,反映了经济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谭刚强指出,收入减少、中断问题对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构成直接威胁。他说:“当生存条件被削弱,心理健康状况便会迅速恶化。”
谈及暴力事件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联,谭刚强指出,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双重人格冲突现象。他解释,双重人格的形成与当前社会的舆论环境密不可分。在社会舆论趋于统一、对多样化声音的容忍度较低的背景下,人们为了避免风险,习惯性地迎合外界的期望,却无法真正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种“伪装文化”使得许多人在社会压力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内外割裂的心理状态,在特定职业群体中尤为显著,比如公务员和教师等。
极端事件是个体问题 却揭示社会深层矛盾
谭刚强说:“他们在工作中常被要求喊口号,执行上级指令,私下却对政策或相关要求存有不同看法。这种内外不一致的状态容易引发内心的矛盾和不满,而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调适,就可能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甚至引发极端行为。”
对于近期暴力事件的频发,有观点将其视为“中国社会病了”。不过,韦志中认为,这样的结论过于草率。
他指出,在社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个别个体因无法适应突发压力而表现出的极端行为。然而,这些问题并不反映社会的本质,是“转型过程中的表现,而非最终的定局”。
韦志中将社会中的矛盾比喻为长“疮”,即社会就像一个人的身体,“疮”是毒素的集中表现。尽管“疮”令人不适,但并非不可逆转的疾病,而是对问题积累的一种警示,提醒社会需要自我净化和改进。
他指出,这些“毒素”源于多方面因素的沉积,包括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契约精神的缺失以及法治建设的滞后。这些问题弱化了社会的信任体系,使人与人之间的防御心理加剧,亲社会行为减少,最终削弱了文化信任感和社会凝聚力。
韦志中认为,个案虽然无法代表社会的整体状态,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环境来单独看待。
他说:“就像‘疮’是局部问题,但它也反映出身体内部潜藏的毒素。同样,这些极端事件是个体问题,却揭示了社会中潜在的深层次矛盾,需要引起重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力涛受访时指出,心理健康问题与暴力事件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两者的关联需要具体分析。
他说,以珠海的极端案件为例,单纯用抑郁或焦虑来解释可能并不全面。目前,肇事者是否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还须经过专业评估,尚无确凿的信息支持任何明确结论。
但他同时强调,失业、欠薪、工作不稳定等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心理健康。这些社会压力不仅恶化个体状况,也为极端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对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带来威胁。
心理健康领域人才不足 社会偏见也影响求助情况
中国近年来加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布局。但受访专家认为,该领域在人才资源储备和社会接受度方面仍不足,实际效果有待提升。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力涛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他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心理健康问题正受到中国政府和民众日益关注。
中共在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到了2022年的二十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了“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赵力涛举例,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工作已被纳入中国政府的健康规划和行动计划,研究机构也定期发布有关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获取便利性有所提升 但覆盖率仍不到六成
然而,面对心理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这些努力仍显不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3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尽管心理健康的获取便利性有所提升,但覆盖率仍不到六成。
该领域的“人才荒”使精神科医生供给严重不足。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精神科医生仅有6万4000人,占医师总数的1.5%,显著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
此外,每年新毕业的临床医学学生中,选择精神科方向的比例不足1%。
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困境已成为普遍现象。据中国高校研究机构麦可思2023年发布报告,应用心理学专业连续五年被列为“红牌专业”,是失业量大、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不高的风险型专业。
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受访时指出,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服务规范,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影响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众信任。
他说:“目前的心理健康服务可谓鱼龙混杂。学院派、商业派和关注社会变迁的力量缺乏协作,还存在竞争和内耗。一些机构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社会变化和个体需求,导致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谭刚强指出,当前的社会心理健康体系多以政治运动式推进,纳入行政管理后逐渐演变为“完成指标的任务”,使相关服务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质效果。
他说:“现在的心理健康工作很多时候只是用指标来考核。一年要完成几份心理健康报告,办几场活动,但真正的问题却没有解决。”
从需求端来看,广州一苇渡心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韦志中认为,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西方引入的概念,在中国的推广仍面临产品化的困难。与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相比,心理咨询服务在公众认知中难以被视为有形的“产品”。
韦志中说:“许多人觉得心理咨询不过是‘聊聊天’,因而对其收费持怀疑态度,缺乏认可和信任。”
专家:结合中华传统文化 心理咨询须走向本土化
他指出,心理问题常被误解为“脑子有病”,甚至与智商问题挂钩。这种观念在社会中根深蒂固,使许多人对心理健康问题避而不谈,担心被视为能力低下或地位受损。
他说:“这种偏见加剧了心理问题的社会污名化,直接阻碍了有需要的人主动寻求帮助。”
韦志中建议,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需实现本土化,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习惯。他以自己的心理茶馆为例,通过喝茶聊天的形式进行咨询,借助中国人以茶为媒、平等交流的文化传统。
他说:“这样的方式让来访者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倾诉内心烦恼,同时有效减轻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负担和面子问题。”
平衡公众需求与政府管控
中国官方在重大突发事件加强信息管控,收紧舆论空间。有学者称,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对公众的社会信任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珠海越野车撞人事件11月11日发生,警方在一天后才公布撞人事件造成大批人员遇难。相关事件的视频在案发当晚便在社交媒体上流传,随后却被各平台删除。
网民对此事件的讨论受到严格管控;珠海等地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仅限于转发警方通报和报道高层指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力涛告诉《联合早报》,社会舆论的收紧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当公众希望了解事件真相,却无法通过公开渠道获取准确信息时,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容易传播,进而破坏社会信任。
赵力涛指出,在日常情况下,社会信任下降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可能不易察觉,但在紧急突发事件中影响尤为突出。
以珠海撞车事件为例,赵力涛说,对珠海市民而言,了解事件的具体细节是建立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若信息不透明,公众无法获得确切信息,便会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心理健康。
但他也强调,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与政府的管理视角往往存在差异。在极端事件中,政府通常会适度管控信息,以防止模仿效应的发生。
赵力涛说:“这是管理中的一大挑战,即如何在防止模仿效应与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以法制为基础重建社会信任
中国多地发生多起随机袭击事件后,包括司法、公安等机关和多地政府在中央的指示下展开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
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受访时认为,现有措施存在主观性和标准模糊的问题,可能出现不公和误用权力的风险。
他说,排查的主体常由社区、街道或单位负责,排查工作通常设定特定的“嫌疑人”标准,但这些标准往往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容易引发争议。此外,一些人的个性化行为与主流文化不一致,也可能被贴上“流氓”标签。
谭刚强说:“一个法治国家应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而非依靠人为标准进行排查。一旦权力掌控者出于个人意图将不符合标准的人列为目标,就可能导致无辜者受到伤害。”
谭刚强认为,减少暴力事件的关键在于以法治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健康体系。
他指出,必须通过提供合法、公正且高效的机制,加强教育与社会保障,建立多样化的情绪宣泄通道。同时,官方也须注重消除社会不公,重建社会信任与希望,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