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支柱地位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中国房地产报》称,房地产业目前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经济也需要它支撑着继续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星期天(11月17日)发表题为《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的署名文章,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董藩。
文章称,从全球来看,房地产业在绝大部分国家都是支柱产业。这不仅是因为它对GDP增长、财政收入和就业有着直接且巨大的支撑作用,更因以它为核心形成的绵长、复杂、交互影响的多层次、立体性产业链体系与资本流动在一国经济中占据着战略地位。
文章写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房地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在多个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级重要文件中,都承认了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但2016年后,因为房价上涨引起的舆论冲击以及实施紧缩性调控政策的需要,国家基本不再强调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相关文件也大多回避了这种说法,“去房地产化”的倾向非常明显。
文章称,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拖累。在此背景下,重新讨论房地产的产业性质,肯定它对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是认识经济规律和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也对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进而稳定中国经济有重大意义。
文章称,人类经济活动聚集于城镇区域以来,城镇土地与房屋便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载体。进入现代社会后,房地产业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完全符合支柱产业的特征,并对国民经济持续发挥着关键而稳定的影响。
文章写道,由于房价上涨带来了舆论压力,中国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也不断强化,民间和学术界对其支柱产业地位也出现了强烈的否定倾向,“支柱产业”的提法在文件中消失了。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房地产业目前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经济也需要它支撑着继续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称,基于理论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和目前楼市的情况,可从多角度论述中国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具有长期性这个判断。中国房地产业的确不会再像高峰时期那样发展,但结构性的短缺需求、改善性需求和城市更新改造活动仍然存在,对应的投资需求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