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布林肯访华能谈出些什么?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星期三(4月24日)将开启任内第二次访华行程。眼下中美关系表面上看似趋稳,实际上却暗流涌动,双边关系在科技、经贸等多方面都在经受考验。
美国在科技战上继续对中国步步紧逼,最新的动作是众议院在上周六(20日)通过一项强制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的“不卖就禁”法案。参议院将在本周表决,这项法案大概率将通过,并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成为法律。
众议院当天也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案,包括向台湾等印太地区伙伴提供20亿美元(27亿新元)军事资金,并拨款19亿美元,补充向台湾等区域伙伴提供的防务物资和服务。
在人权领域,美国国务院也在布林肯访华前公布一份报告,点名批评中国继续对以穆斯林为主的维吾尔族以及其他民族和宗教少数群体成员实施种族灭绝、反人类罪、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行为。
中美目前还在贸易问题上摩擦不断。拜登上周称,准备推出多项针对中国的贸易措施,包括提高中国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华盛顿也计划对中国在造船、海事及物流领域的贸易做法启动调查。两国之间围绕产能过剩的交锋也不见消停。
距离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宣誓就职不到一个月,中国也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摩擦不断,中东局势又因伊朗和以色列的互相报复打击变得更复杂,算上台湾问题、南中国海问题、中东问题等,中美要谈的议题十根手指也数不完。
那么,布林肯到访中国三天,双方打算怎么谈,重点谈些什么?布林肯启程前,中美都各自放风拉了“清单”。
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上周五(19日)在电话简报会上提到,布林肯此行有三个目标:第一、在关键议题上取得进展;第二、就双边、区域和全球议题明确和直接地表达关切;第三、负责任地管控竞争,避免误判或冲突。
国务院发言人米勒隔天在通报布林肯行程时也透露,布林肯将与中国商讨的课题包括中东危机、俄乌战争、台海两岸关系和南中国海等。
站在华盛顿的角度,上述三个目标中,最优先的是在关键议题上争取突破。由于俄罗斯正在俄乌战争中取得重要进展,阻止中国加大对俄罗斯的支持,相信是布林肯的最主要关切。
《华尔街日报》星期二爆料,美国正在起草可能切断中国一些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的制裁措施。这些银行是中国对俄出口的主要中介机构,提供付款、贸易交易信贷等服务。
虽然中国在俄乌战争后没有向俄罗斯输出武器,但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军民两用材料激增引发美国关注。华盛顿认为,俄罗斯军工业超预期的重振背后,很可能有中国的援助;美国官员本月中也指,中国“正在系统性地支持俄罗斯的战争努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预计将在5月访华,布林肯再他之前先一步与北京接触,看起来做了两手准备。最佳的结果是说服中国控制向俄出口军民两用产品;但若外交途径行不通,美国很可能会祭出金融手段,胁迫中国改变。
中国从来都否认对俄援助,也一直指责美国才是拱火的一方,对俄出口问题显然不会是北京这次优先想跟布林肯谈的。
中国外交部美大司负责人星期二也列出中国版的布林肯访华五大聚焦目标,包括树立正确认知、加强对话、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
“树立正确认知”被排在第一位。这个看似有点虚的目标,在北京看来关系到中美关系困难的根本症结,即美国对华认知出现了偏差,而理清这个问题才是最实在的。如果美国把中国当成伙伴而非对手,就不会处处跟中国过不去,不会在科技、经贸等问题上围堵针对,也不会大老远跑到西太平洋,在中国的家门口部署中导系统,更不会在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
但事实是,美国没有打算改变中国是“最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而是希望就具体的问题同中国一个个谈;中国则把美国改变对华认知视为解决具体问题的前提,双方都没有准备妥协。中美这几年打交道下来,无论是两国本身还是在外面看的人,都对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再熟悉不过了。看到布林肯访华前夕,中美双方的一实一虚的“清单”,有同行感慨,“真是有点鸡同鸭讲”。
对于中美关系能否借这次布林肯访华取得突破,没有人会抱有幻想。但眼下双方还在保持接触,至少不至于让两国关系崩盘;如果还能在巨大的分歧中找到微小的利益重叠点,就更是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