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新质生产力的是是非非
“新质生产力”最近在中国火起来后,朋友传来一则消息,白酒商五粮液的老总说,白酒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上网一搜,原来贵州茅台早在今年1月已先一步表态,称茅台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朋友开玩笑说:“连白酒都要成为科技产品吗?”
追溯起来,官方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是在去年9月。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官方当时到黑龙江考察,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3月的两会(全国人大、政协年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被列为今年中国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官方提出的很多口号一样,显得很抽象,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成为热词。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不时把这五个字挂在嘴边;两会过后,中国地方官员、官方媒体也都积极为这个新概念造势。
新质生产力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引起一些担忧。
在中国国内,官媒《经济日报》近来两度在评论文章中敲响警钟,要各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保持冷静,高度警惕“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并提醒“不能把什么想法、什么举措都披上新质生产力的外衣”。
高层的指挥棒一挥,各地官员为了表忠也好,为了政绩也好,不顾产业发展规律盲目跟风追热在过去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也会借着政策红利圈钱,希望成为“风口上的猪”,由此产生的概念泛化和滥用、资源浪费和错配,都可能成为新问题。
在中国以外,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引发了新的担忧。面对脱钩断链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需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内部经济发展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官方给中国经济开出的新药方。
从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解释来看,官方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官方希望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等。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听起来很新,但它背后透出的官方意图其实并不陌生:一是提振中国制造业,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这与之前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很相似;二是破解在核心技术上被“卡脖子”的困境,让中国在中美竞争中不处在下风。
有西方舆论近期开始警惕中国提振制造业可能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一些分析认为,中国应对当前经济困境的办法高度聚焦供给侧,却没有在需求侧下足功夫,这意味着其他国家可能得承担中国提振经济带来的负面外溢效应。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上周在一场线上讲座上就对中国未来可能输出过剩产能表达担忧。他称,中国官方通过各种补贴,让企业能以人为的低价甚至以倾销的价格出口太阳能板、电动汽车等产品,这会造成不公平竞争,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传统上,高端制造业是欧美国家的优势,中国虽是出口大国,但出口的产品多数集中在产业链低端;在先进制造业产品上,中国多年来都是“买买买”的一方。如今中国要大力提振制造业,而官方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提振国内需求,这意味着中国向欧美企业下的订单会减少,中国企业还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分走欧美企业的蛋糕。近年来中国飞速发展的电动车行业就是一个例子,连曾经嘲笑中国电动车的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都开始担忧,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将摧毁世界上大多数车企。
中国为经济困境开出的解方,如今被西方视为新的威胁,尤其在中国产业补贴、举国体制备受诟病的情况下,未来中国面对贸易调查、关税壁垒的可能性会更大。此外,由于内部需求疲弱,多年来作为全球大市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预计也会削弱。
不过,站在中国的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振制造业,是摆脱高度依赖房地产、基建投资的传统经济发展路径的一个出路;中国也希望在产业链上向具备更高附加值的方向攀升,从以往的“中国组装”真正转向“中国制造”。可以预见,中国与西方之间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是是非非还只是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