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上海开年促消费 不让“繁花”变昙花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2-16 22:10
上海开年促消费 不让“繁花”变昙花

农历新年前夕,上海黄河路上人头攒动。在接近零度的寒风中,马路两侧的国际饭店西饼屋和杏花楼依然排起购买糕点的长队;路口的苔圣园酒家门前,更聚集不少拍照打卡的民众,警方不得不增派人手维持秩序。

前来打卡的上海白领小姚告诉《联合早报》,电视剧《繁花》热播之后,剧中“至真园”的原型苔圣园已成为最新网红打卡点。她本想顺道购买剧中同款国际饭店蝴蝶酥,但听说当天要排队至少四小时才能买到,只好打消念头。“平时买蝴蝶酥就要排队,《繁花》播出后,‘竞争对手’更多了。”

《繁花》播出后,售卖剧中同款蝴蝶酥的国际饭店西饼屋门前排起上百米人龙,至少要排队四个小时才能买到。(陈婧摄)

《繁花》这部以上海为背景的沪语电视剧1月初就迎来大结局,但引发的热潮迟迟未退。

剧中的排骨年糕、干炒牛河和泡饭等美食销量暴涨,黄河路和进贤路等地挤满打卡的游人。在“繁花热”带动下,上海消费市场在2024年迎来开门红。

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元旦期间上海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255亿6000万元(人民币,下同,48亿4000万新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7%。全市35个重点商圈线下客流总量达1548万人次,同比大增80%。

上海商圈借“繁花热”促消费

借着如火如荼的“繁花热”,上海企业和商圈各出奇招促消费,希望这股许久不见的消费热情持续下去,而不是在昙花一现后迅速降温。

美团外卖在1月8日至2月8日期间推出《繁花》美食专题活动,为购买剧中同款美食的消费者提供折扣券。消费点评平台“大众点评”也推出“跟着繁花吃上海”活动,整理出剧中热门景点打卡路线,并与相关商户推出合作商品。门庭若市的苔圣园就在大众点评上架线上团购套餐,售卖上海本帮菜。

南京路步行街的龙年市集里,《繁花》元素也随处可见。占地超2000平方米的市集,正中就是一整面仿照《繁花》年代南京路搭建的打卡墙;民众也能在市集上品尝到排骨年糕和定胜糕等剧中美食。

南京路步行街的龙年市集中央,是一整面仿照《繁花》年代南京路搭建的打卡墙,吸引不少游客上前合影。(陈婧摄)

南京路步行街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纲介绍,1月20日开幕以来,市集单日访客量最高达4万人次。除了传统老字号,市集也引进潮玩盲盒、动漫和运动品牌快闪店。“这是南京路第一次办这类市集,我们希望既接地气,又有新意,吸引到更多原本不光顾南京路的顾客前来。”

在南京路上经营多家商场的新世界集团市场部负责人祝琳受访时说,为助推消费,南京路从元旦跨年夜就开始求变:沿街商户不再像往年一样单打独斗,而是统一将营业时间延长到午夜12点后。这带动元旦期间南京路销售额同比增长30%,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月15日,南京路步行街商圈七天销售同比去年增长11%,同比2019年增长31%;百货、酒店、食品和餐饮板块销售额均超过疫情前水平。

去年上海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6%,创下1.85万亿元的新高,在中国城市中名列榜首。不过,上海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仅为61.9%,远低于68.3%的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居民消费信心有待提升。

在上海连续两年经济增速未达标后,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在上月的市政协会议上建议官方按照上海经济总量1%的总额发放消费券,即发放472亿元消费券,力争带动经济增长1.5%以上。

上海工商联提案指出,多个行业在疫情冲击之后发展并不景气,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储蓄意愿加强,非必要性消费支出下降,消费类企业的投资愿望也大打折扣,即使进行投资也是防御性布局。“保守的社会心态变化,对于促进和扩大消费带来‘负向循环’。”

2022年上海封城结束后,官方曾在半年内分三批发放总值10亿元的电子消费券。但据本报了解,今年上海暂无计划在全市范围发放消费券。

南京路龙年市集自1月20日开幕以来,单日访客量最高达4万人次。(陈婧摄)

中国商务部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

促消费不只是今年上海的主要工作,也是整个中国的重要任务。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5.2%,当中超过八成都由消费支出带动。中国商务部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将把重点放在推动汽车、家电等大件商品以旧换新。

不过,瑞银大中华消费品行业主管彭燕燕预计,今年整体消费增速将从去年的6.5%放缓至5.5%。她在年初的论坛上指出,当前中国消费面临的两个最大障碍,分别是房地产和地方债务。

经济师:财富效应减退可能导致消费减速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今年1月在公开论坛上发言时也指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可能是消费明显减速。原因包括去年的报复性消费反弹形成较高的比较基数,使得今年消费面临下行压力。此外,从房价和股价等表现来看,居民财富效应减退。

但陆挺认为,发放消费券或现金的有效时机已经过去,如果高度依赖消费券或现金的发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导致财政悬崖和经济骤然减速。“如果要发钱,就要先发给农民等弱势人群,这样消费边际倾向才会更高。”

上海南京路开年来接连发放了两波千万元迎新年消费券。祝琳指出,首轮发放中以70元团购100元的消费券居多,顾客反映“不够解渴”;第二轮发放时升级为350元团购500元消费券,反响明显改善。这轮2月2日截止的消费券,核销率(消费券的使用总金额占发放总金额的比率)高于85%,“说明大家不是没有消费需求,而是需要精准刺激。”

他也坦言,随着中国与更多国家实行双边免签,民众出境游更便利,南京路上的奢侈品销售今年预计受到一定冲击。但这也意味着更多外国游客将到上海旅行,为沿街商户带来新商机。“我们已和银行协商提升信用卡支付额度,便利外国消费者;还计划在夏季再策划一波大型促销活动,延续消费热情。”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