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杨丹旭:以巴冲突考验中国外交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10-11 07:21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上周六(10月7日)向以色列发起多年来最大规模的袭击,震惊世界。以色列随即向哈马斯宣战,并形容这场袭击是以色列的“911”事件。

新一轮以巴冲突引爆后,中东地区再陷动荡,大量无辜的平民被屠杀、绑架,面临暴力对待,一场大规模的人道危机山雨欲来。

中东向来不是北京外交政策的重点方向,和美国不同,中国很少卷入中东问题。不过,今年以来,北京加大了在该地区的参与,除了在3月成功斡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和解,也在6月和9月分别接待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访华;沙特、埃及、伊朗、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也在8月加入中国为核心成员的金砖机制。

俄乌战争爆发后,北京也在努力提升自己作为全球和平力量的形象。这些都让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在以巴冲突这起重大国际事件上的立场,想看看试图扮演“和平缔造者”的中国能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外交部在以巴冲突爆发隔天,以回答记者问形式表态。不到200字的声明中,北京抽离地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声明指,平息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应该增强紧迫感,加大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投入,推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早日恢复和谈,寻求持久和平之道。

不过,这份最初的声明由于没有明确谴责挑起冲突的哈马斯,招致了批评。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高级官员尤瓦尔(Yuval Waks)星期天(10月8日)呼吁北京对哈马斯做出更强力谴责,直言“当人们在街头被谋杀和屠杀时,现在不是呼吁‘两国方案’的时候”。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星期一(10月9日)也当面对中国官方,以及中共政治局委员兼中国外长王毅提出不满。舒默直言,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在这个困难和动荡的时刻,中国没有对以色列表示同情或支持”。

当天下午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回答了16道以巴冲突相关问题,在场的外媒围绕北京的立场反复追问。面对质疑,毛宁的回应提升了措辞力度,追加了“反对和谴责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的表述,但她同时强调,“中国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朋友”。

与西方国家普遍明确谴责哈马斯相比,中国的态度显得含糊。这与长期以来中国在各种国际冲突上力求不选边、倡导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的立场一致。这种谨慎的取态,也与北京长期以来与以巴双方的交往有关。

中国一直都与巴勒斯坦保持友好关系,在道义上同情和支持巴勒斯坦,并在联合国为巴勒斯坦发声。阿巴斯6月访华时,中国以高规格接待,两国还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也从发展经贸关系的角度,与以色列保持密切交往。中国目前是以色列亚洲第一、全球第二贸易国。据特拉维夫大学今年6月发表的一份研究,以色列对华出口中,超过一半是包括微芯片在内的电子元件,这些贸易对面临美国技术“铁幕”的中国至关重要。

眼下,以巴双方都采取强硬立场,中东也成为美国又一个棘手问题,它很可能让拜登政府在中东的布局,即推动以色列与沙特和解的努力付之东流。华盛顿也会陷入一面要应付陷入僵局的乌克兰战事,一面又得为以巴冲突拨出精力和资源的被动局面。

这场冲突预计也会分散华盛顿在对华问题上的注意力,给中美紧张关系留下喘息空间。中东硝烟增添了全球不稳定因素,这些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为中美释放了合作空间。对中国而言,在以巴问题上与美国合作,也符合北京的利益。中东是全球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地区,该区域的动荡会对全球能源安全、经济稳定构成挑战。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涉及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在内的中东国家,冲突很可能对项目的进展、投资环境产生影响。

以巴冲突是高度复杂而敏感的问题,牵涉领土争端、宗教派系、民族恩怨,也夹杂着国际地缘政治的角力,很考验各国的外交智慧。无论对北京还是华盛顿,中东局势让大概率会在下月登场的中美元首峰会多了一个需要协商讨论的话题,相较于俄乌冲突以及中美各种结构性矛盾,双方更有希望在促成以巴停火的问题上达成合作的意向。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